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0-06-01 22:00:20 访问次数:1712
本报讯(记者 刘丽英)业内人士分析,大红袍多年来一直以较为理性的姿态,稳健发展。然而,今年在减产和过度炒作、资金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大红袍也“挺”不住了,极有可能重走前一阶段普洱茶、红茶被暴炒、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老路,并可能在短时间内遭遇毁灭性打击。
大红袍的消费群体事实上相当有限,多数需求是被炒作起来的。“如果不是深谙茶道的人,是很难品出大红袍的韵味的,反而会觉得难以入口,不如铁观音的清香、红茶的甜香来的直观。因此,目前大红袍的消费群体实际上只集中在闽粤两省。”
这样,一方面是人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红袍,另一方面真正想喝大红袍的人又常喝到假货,也不想喝大红袍了,于是需求急剧萎缩,投入巨资的炒家很可能被套牢,茶农的利益也会受损。
还有业内人士说得更严重:采用优质大红袍茶青、精湛工艺制成的大红袍确实可以保存多年,而采用非大红袍茶青、胡乱制作的假大红袍,存放一年半载就会变质。“到时,所谓的大红袍就变成一堆垃圾”。
事实上,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出现了。据业界透露,目前厦门的相当一部分大红袍茶店,营业额差强人意。“有一家店,每月开支近10万元,但销售额只有3万元。老板现在急着把店盘出去,可他花几十万元进的货事实上只值万把元,因此也很难找到下家。”
来源:厦门网 http://www.xmnn.cn
下一文章:央视消费主张:寻访大红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