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武夷山大红袍 >> 正文

 


七饮大红袍


发布日期:[10-06-21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在《印象大红袍》剧场的一幢建筑的屋檐上,挂着一块“七饮大红袍”的匾额。在节目的设置中,导演们似乎也有意强调“七饮大红袍”的概念。而对于一些还不了解大红袍为何物,或是只知大红袍为“茶中之王”的朋友们,在这里我们借用“七饮大红袍”的名字,分成七期逐步深入为大家提供一些大红袍的基本知识,方便您深入了解大红袍的价值以及武夷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许,诸位看官在点击博客的时候身边正沏好了一杯热茶,那么就请您跟我来初步体会一下大红袍的魅力吧!

“一饮大红袍”!

    “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中品质最高者。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方圆60公里,36峰,99座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命名,岩又因茶闻名,故名岩茶。
 
生在岩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所以“大红袍”并不是独立的一种茶叶,而是枞茶树的一支。
    大红袍生长于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六株,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350年之久。
 
    从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如此珍贵的六株大红袍母树,因而不用施肥它们也生长茂盛。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
    关于大红袍的历史传说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是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另一种说法则延续了这个故事,后话是状元荣归武夷时听方丈说此茶可治百病,便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不管各路传说如何令人称奇,真正的好茶是不会因为空因几个传奇的炒作而蜚声国际的。
 
经过多道繁复工序后的成茶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而说到大红袍的制茶工艺,则是成就一杯好茶最关键的步骤之一。
    懂得品茶的朋友一定知道,这茶的第一饮必然还来不及带出茶的最佳味道。而大红袍更是以其滋味醇厚,冲泡七八次仍齿颊留香,拥有最明显的所谓“岩韵”。
    那么这第二杯茶,将让您了解到这杯被冠以太多殊荣的金汤是经过怎样的繁复工序诞生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禅茶一味之大红袍
“大红袍”的几个传说
乞丐的外形,皇帝的身价,菩萨的心肠——亲亲大红袍
俄罗斯博物馆收藏中国名茶武夷山“大红袍”
美国副总统拜登泡茶馆点大红袍喝
武夷岩茶“大红袍”再度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茶王“大红袍”传奇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谈大红袍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图)
为大红袍母树浇水解渴

奇苑茶业公司淘宝网店二维码

奇苑茶业公司微信号

(奇苑公司微信号及公众微信号)

(登录微信后,请在微信的“发现---扫一扫”)

【更多武夷山茶叶新闻】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