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多年前的“哥德堡号”沿着古代丝绸之路到中国采购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对当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瑞典兴起饮中国茶的时尚。
1745年9月12日,第三次从中国返航的“哥德堡号”在距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触礁沉没。据资料记载,在打捞出的“哥德堡号”370吨茶叶中,大部分是武夷山茶。
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茶共有2677箱(Bohea.BR),其中超过500箱功夫茶,148箱小种也就是红茶。Bohea…此茶名源自江西福建两省边界的武夷山地区的方言,东印度公司进口的80%以上的茶都是Bohea…
2006年7月19日至23日,武夷山市有关领导在广州“哥德堡号重访广州活动组委会”的邀请下,参加了哥德堡号访穗系列活动,这是我省唯一被邀请的茶区。武夷山大红袍再次登上了瑞典哥德堡号,与这艘在260多年前就与武夷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帆船再次亲密接触,哥德堡号的大副和船员与武夷山茶人在哥德堡号上一同品尝武夷茶,并将武夷山大红袍带回瑞典。(谢莉)
入藏国博馆
2007年10月10日, “乌龙之祖,国茶巅峰——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内举行。最后一次采摘自武夷山母树大红袍茶叶20克,正式由武夷山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成为该馆收藏的首份现代茶叶。
仪式上,国家博物馆向武夷山市政府颁发《国家博物馆收藏证书》,40多家中央级、北京媒体及知名网站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都是稀世珍品,存世量很少。武夷山大红袍底蕴深厚,而且此次收藏的绝版母树大红袍具有唯一性,在中国茶里面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国家博物馆选择收藏大红袍。(许庆庆)
出使巴拿马
2006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暨中国国际商会在巴拿马两洋会展中心举办“2006年巴拿马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展览会”,中国国际商会指定福建名优茶代表中国茶叶出使巴拿马,而福建茶叶学会则指定以大红袍参展,这是事隔近百年后,大红袍代表福建茶首次重返国际展城——巴拿马。
93年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我省的闽北水仙、福安商会茶(即坦洋功夫茶)等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荣获大会万国金奖。而今,以大红袍代表中国茶出使巴拿马,意义非凡。
武夷茶早在16世纪就走向世界,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成为英国皇室饮品,当时的欧洲人把武夷茶作为中国茶的代名词。以大红袍代表中国茶出事巴拿马是福建茶叶,也是武夷茶叶在世界舞台上又一次亮相。(谢莉)
万里茶路
万里茶路与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两条最负盛名的国际贸易黄金通路。万里茶路全长5150公里,由武夷山下梅到达恰克图,再与俄国商人交接,运往莫斯科、彼得堡。
武夷山下梅村位于万里茶路的起点。据悉,最早来到武夷山贩茶的晋商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常氏,他在武夷山贩茶的第一站便是下梅村。下梅曾连接起一条通往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茶贸易之路。常氏与商团盟友开创了中俄贸易的漫漫长路,成为在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一支劲旅。
2006年央视大戏《乔家大院》热播,讲述了晋商乔致庸南下武夷山冒死开通万里茶路的故事,对武夷茶不吝赞美之辞,成了武夷茶的传播使者。武夷山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开展武夷茶市场营销活动。(周文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06年6月2日公布的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榜上有名,成为我国茶类中唯一获此殊荣者。
长期以来,武夷山着力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这一民族品牌的弘扬与保护,2006年开始申报“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及习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同年10月,武夷山在北京向国家文化部递交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正式启动“申遗”程序。(许庆庆)
三绿茶业示范县
2005年11月底,武夷山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称号,成为全国重点绿色产茶县。
“三绿”是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是由中国商务部、科技部、财政部、卫生部、交通部、铁道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十三个部委联合实施的。主要依据面积、产量、产值、内销量、外销量、出口量、销售额等指标以及在组织发展绿色茶叶产业等方面的工作来进行评定的,是中国政府首次对茶品牌进行权威认定。
近年来,武夷山在致力发展茶产业,让大红袍“红起来”的同时,更注重岩茶“绿色”环境的培育和保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际消费趋势,严格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茶叶生产和加工,出台激励措施鼓励茶企业创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园基地,并筹集资金建立和完善茶叶卫生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武夷岩茶(大红袍)取得了这张畅通全国的绿色通行证。(许庆庆)
茶文化艺术之乡
2003年2月25日,武夷山成功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是我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也以产茶之奇而奇。为了广泛宣传武夷茶文化,保护民间文化艺术,2001年始,市委市政府开始积极申报“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相关部门人员收集了大量资料,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终于在羊年开春申报成功,使武夷山成为全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许庆庆)
产销联盟
今年6月27日至30日,在第二届黑龙江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经哈尔滨茶博会组委会、武夷山市政府的牵线搭桥,武夷山茶企业主与俄罗斯客商和当地茶经销商对重续万里茶路很快形成了共识,20家武夷山茶企业主,与20位俄商和当地茶经销商签订了武夷茶产销联盟协议,结成产销联盟友好关系。这是大红袍在国内大城市设立营销网络之后,首次向国外市场延伸。
2007年9月29日,包括武夷山在内的全国十个茶产地政府与北京宣武区政府在京城马连道茶缘茶城联合签署了《产销两地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发布《马连道宣言》。至此,武夷山与宣武区正式建立起茶叶产销战略联盟的关系,标志着我国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工作正式启动。两地各自明确产销两地政府的监管职责,建立茶叶经济合作发展联络机制、搭建政府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流通监测等事宜达成一致,共同完善茶叶质量标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联手打造茶产业链,做大做强茶产业。
(许庆庆)
大红袍会员店
武夷山先后在广州、北京、香港、澳门、上海、深圳、晋江、沈阳等地设立大红袍推广中心,目前,武夷山已在全国的12个城市建立了31家“大红袍会员店”,全国有3000多个专卖店与专柜销售大红袍,仅北京马连道就有70多家,销量增加近一倍。大红袍市场营销网络的建立,杜绝了假冒伪劣大红袍,保障茶叶经营者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弘扬“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让消费者更放心地购买武夷茶,品饮大红袍。2007年5月武夷山还在福州设立大红袍质量保证中心,免费为消费者认证大红袍质量。有质量做后盾,近两年,大红袍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行情越发见好,价格一路攀升,每年平均增幅达30%以上。(许庆庆)
QS认证
近年来,武夷山致力于打造含金量高的茶叶品牌发展茶产业, 全市共有136家茶企业获得了国家QS认证,武夷山大红袍相继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三绿工程十大放心畅销茶品牌、福建名牌产品、福建著名商标等称号。
2007年“武夷山大红袍”完成了在10多项注册工作,除今年9月被被认定为省级著名商标的“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外,武夷山还拥有“武夷星”、“戏球”、“元正”、“ 武夷” “正岩”“ 兴九”等6个茶叶类省著名商标。(许庆庆)
春季毛茶赛
2007年6月,武夷山恢复了停办13年的春季毛茶评比活动,引导茶农和茶企在市场上靠品质和质量参与竞赛。随后又相继举办了天心村武夷岩茶斗茶赛、第七届“裕元杯”民间斗茶赛。近年来,武夷山的民间斗茶活动日益热闹,有茶叶行业协会组织的民间斗茶赛,也有茶村自行发起的斗茶活动,吸引了众多茶农与茶企业参与。。
武夷山民间历来有一股浓厚的斗茶、品茶风气。900多年前武夷山的那场斗茶赛,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斗茶赛中,茶农互相比拼茶叶质量,学习制茶的技艺,取长补短,这种斗茶、品茶的浓厚风气也是一种比技术、学技术的过程。(周文杰)
冻顶乌龙
武夷山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台湾名茶冻顶乌龙就源自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台湾通史》载:“嘉庆(清1796-1820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继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甚丰,遂互相传植。”台湾茶界认为,这是台湾乌龙茶的起源,也是台湾人工栽茶的开始。
2007年,林凤池的后裔、台湾冻顶乌龙同业公会会长林献堂先生向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赠送了“茶香远播”的题词,再续冻顶乌龙武夷茶缘。
近年来,武夷山在与台湾的对外推介、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茶产业。通过武夷山大红袍与台湾冻顶乌龙互融制作龙凤团茶、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山泉水与武夷山山泉水交融等活动再续两岸茶缘。(谢莉)
钓鱼台特供茶
2006年10月,“浪漫武夷,风雅茶韵”——大红袍中秋晋京献茶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及王府井步行街举行。在10月6日的钓鱼台国宾馆丹若园内举行的“中秋品茗赏月会”上,钓鱼台国宾 馆正式授权武夷星(大红袍)为钓鱼台特供茶,成为本次武夷山北京大红袍周系列活动中最具亮点的一幕。
由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武夷星(大红袍)获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及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被国务院三绿办公室授予“全国三绿工程十大放心畅销茶品牌”的称号。此次大红袍进驻钓鱼台国宾馆,既向全世界展示了大红袍深远的文化,也证明具有国宾品质的武夷山大红袍已进入高端消费群体,受到中外领导和宾客的高度认可。(许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