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的茶市是在广州十三行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山西茶商的大量采买,使得下梅茶市盛极一时,持续繁盛了一百多年。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制度。并指定广东行商组成了十三行,作为专门的商业经营机构代表政府与海关经营进出口贸易。十三行兼有官商和私商双重身份,其出口贸易的核心商品即是茶叶。由于十三行中多数是闽籍商人,下梅的邹氏家族凭借与十三行的良好关系,几乎垄断了武夷山地区茶叶出口广州的交易,并且控制着崇安地区的茶市贸易。
雍正年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山西商人为了满足中俄茶叶贸易的需求,开始大量从福建购买茶叶,由最初的几十万斤,发展到后来的上千万斤。这些大宗的茶叶,就是从下梅的茶市起程运往万里之遥的中俄边境的。
鸦片战争以后,因为实行了五口通商,没有了十三行的支持;又有太平天国起义,阻断了长江运输线路,山西茶商也不再到武夷山购买茶叶,于是下梅的茶市便渐渐地衰落下去。到了光绪年间,崇安地区的茶市中心逐渐转移到了地理位置更优越、更合理的崇溪岸边的赤石。盛极一时的下梅茶市慢慢走向衰落。
如今下梅成了武夷山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当年邹氏拥资百万大兴土木,修建了几十幢豪宅,并且在此前后,方姓、岳姓、程姓、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修祠。这些建筑多建在当溪两岸,有巨商的豪宅,有官宦的府第,有隐士的别墅,有儒生的精舍,以居住为主,辅以教育、集会、休闲、娱乐等场所。主要建筑有:邹氏祠堂,当溪北岸,临溪,建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邹氏大夫第,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因屋主曾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达理巷,下梅北街方宅门,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寓“通情达理”之意;施政堂;参军第;闺秀楼;儒学正堂,位于下梅北街;镇国庙,下梅村诸姓共祀先祖之庙,坐落于下梅北街水口处。最早供炎、黄二帝,同时供社稷之神,还先后供过苏武、关公等忠烈像。“镇国”之意表达了下梅百姓向往安居乐业,祈求国泰民安美好心愿;天一井,位于下梅村下梅溪大洲埠码头,相传为宋代当地隐士江贽(号少微)所建,取昊天永赐甘泉之意,名“天一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