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武夷山,六株大红袍看上去并无特别。人们也许并不知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它们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1966年夏秋,“破四旧、立四新”席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程。武夷山老茶农吴煊海回忆,当时,他的父亲是鸡母林生产队的队长,公社通知说茶农也要“破四旧”。吴队长挖空心思想:郭沫若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我们就谦虚一点,改“鸡母林”为“桂林”吧!就这样,鸡母林改名为桂林村,现在,桂林村已是武夷山下的“中国武夷岩茶村”。
随后,造反派集中火力,对生长于九龙窠的岩茶“大红袍”发起了进攻。
吴队长因为将“鸡母林”村名破了四旧,得到了公社文革组长的表扬。这次公社文革组长又找到吴队长,严厉地说:“你们天心大队的‘大红袍’这个茶名‘四旧’味很浓,得破一破!”原来,公社文革组长认为“大红袍”茶名里,有帝王服饰的影子,而且传说故事又与封建科举时代的“中状元,加红袍”这一“四旧”有关,非破不可!几位红卫兵攀上岩崖,要把大红袍茶树砍掉。这个鲁莽举动让崇安县茶叶局茶科所管理人员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工作人员忙上前巧妙地阻止:“大红袍是最珍贵的武夷岩茶,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都喝过它呢!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都喜欢喝的茶叶,革命不革命?你们谁敢砍大红袍茶树,谁就是阶级敌人!”红卫兵们一听说毛主席喝的茶中还有大红袍,只好作鸟兽散。
公社文革组长承担“破四旧”的任务没完成,找吴队长从改“大红袍”之名作为“破四旧”的切入点。吴队长连夜找到武夷岩茶茶科所的工作人员说:“看来大红袍非改名不可了。最近毛主席发表了《咏梅》的词,又有《咏梅》的诗,梅花象征坚强的革命者,那就把‘大红袍’改为‘大红梅’吧?”“大红袍”以“大红梅”作掩护,顺利地过了“破四旧”这一关!
后来,喜爱武夷岩茶的海外华侨发现出口贸易中的岩茶“大红袍”不见了,而是换成了“大红梅”,海外侨胞提出要把茶名更正过来。这时,电影《红岩》给了茶科所灵感。红岩是歌颂江姐这位革命英雄的,那大红袍改名为“大红岩”不就更理想了么?虽然这更名也带有几分荒唐,但毕竟大红袍的生长环境与“岩”密切相关,而且武夷山的岩石属丹霞地貌,大都是赤红色。叫“大红岩”革命化也浓得很,比起“大红梅”来更接近岩茶的本质。于是,大红袍又有了第二个新名字“大红岩”。
老茶农吴煊海说,与“大红袍”一同被更名的还有“铁观音”。观音是典型的封建主义代表,自然也在“破四旧”之列。与“大红袍”命运一样,“铁观音”更名为“铁冠音”。
到“文革”中期,毛主席发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武夷岩茶的生产与加工都进入了正常化。茶叶生产出口部门才悄悄恢复了“大红袍”和“铁观音”的原名。
作者:邹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