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这些年的茶叶发展,颇有些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味道,首先是安溪人策划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神州贩茶运动,他们用坚实的肩膀与脚步挑出了香飘华夏的观音铁韵,用闽南商人的睿智与坚毅占据了中国茶叶的半壁江山;紧跟着的是举云南全省之力而崛起的普洱茶,它在最短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中国茶界从未有过的大风浪,虽有大起大落的炒作之嫌,但它的影响和余波至今却还在茶市里回荡。
在铁观音与普洱茶各自“风光”之后,许多人都在问:“下一个风光的会是哪一种茶?”其中,红茶和武夷岩茶的呼声最高,去年就有很多茶界人士预测过武夷岩茶的崛起,秀甲东南的生长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妙不可言的茶品内质,加之这两年岩茶市场明显升温,价格屡创新高,让很多人都对武夷岩茶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但这一年多来,就在我们执著乐观于武夷岩茶的大复兴即将到来时,却也在它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看到了一些不安的端倪,有些波折的市场走势使岩茶的崛起并没有出现“井喷”的态势,今天的武夷岩茶孕育了许久,亟待破茧重生,却又缺乏蝶变时那一股动力。
武夷岩茶的“茧”在哪里?“破茧”的动力又在哪里?
茧在哪里
场景一:武夷山山清水秀,丹霞地貌风光独特,自然环境优越,是为数不多的“双世遗”之一,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一年可达400万人次……而当问起游客是否知道“大红袍”时,游客知道更多的是,“那是贵族茶”、“母树只有6棵,就那么几两茶都在国家政府手里,我们老百姓怎么可能喝得到呢?”……尽管旅行社的导游很好地阐释了“大红袍”已经无性繁殖成功并且推广种植的现状.但带领游客去消费购买的往往是景区内茶农作坊的销售点,其中的正规厂家消费率不到两成……
旅游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茶产业是武夷山的特色产业,但相比龙井茶与西湖旅游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外地的岩茶经销商还是当地茶企业,对武夷山茶与旅游的结合现状都不太满意。在目前的旅游项目中,除了对“大红袍”6棵母树的参观,游客与茶的接触实在很少。加上导游在宣传推销武夷岩茶的过程中,均收取不同程度的提成,因此游客们对武夷岩茶的印象大打折扣。许多企业不愿自毁品牌,放弃了与旅游公司的合作。
由于岩茶与绿茶的加工工艺不同,精制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许多准备在茶旅游中做茶叶加工体验馆的企业空有想法,却未能实现。目前,永生岩茶厂正在建设一家茶文化大观园,总经理游玉琼介绍说,“大观园”是对包括岩茶加工工艺在内的岩茶文化展示。建成后可以通过请游客参与岩茶加工工艺的一部分来实现游客的亲手操作,然后由茶厂在游客游览武夷山时做后续加工,这样消费者一样可以带走自己加工的岩茶。同时,她也指出这一项目的建设是投入较大的工程,不仅要改良工艺满足实践操作需要,同时要有配合的可随时采青的茶园。但是作为武夷山较具规模的私有企业,游经理表示这也是发展企业推广岩茶的需要,茶旅游不做到实处就白白浪费了武夷山的旅游资源。
场景二:借碧水丹山“双世遗”的有利资源,武夷山高调地将茶旅联盟直通车开进了浙江,连通了武夷山与衢州、金华、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等城市。此外,武夷山市组团亲赴北京,与宣武区政府和马连道茶商共同策划企业集体进京推介品牌的活动,并提出了将武夷岩茶统一更名为“大红袍”的设想。但目前,在上海大统路茶叶市场400家商户,岩茶专卖不过10家,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的千户茶商中也仅有30几家专卖岩茶。武夷岩茶知名度虽高,所占市场份额却很小,岩茶产业的问题依然存在。
武夷岩茶的历史悠久,素有贡茶、国茶的美誉,但多年以来的市场价格却一直没有太大增长,与安溪铁观音、普洱、龙井等名茶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在武夷山,上到当地政府下至企业茶农一直都铆足了劲,想让“大红袍”也红火一次,于是从茶旅直通车到大大小小的各地茶博会,北京、浙江、福州、广州……都留下武夷山茶农的身影和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骨花香。
无论是安溪铁观音还是云南普洱茶,其在走向全国的过程中,政府的全力支持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两年来,武夷山政府也在为企业能走出去而努力搭台,但相比其他茶类,投入的力度似乎不够,总少了临门一脚的推动力。从出去参展的企业的回馈来看,政府推动过程中也许少的是一个对大局观的把握和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宣传策划。声势浩大的政府活动背后,从市场上让企业得到真正实惠的行为并不多,颇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
而且历史上岩茶一直都以出口为主,内销市场开发得较晚,岩茶被国内消费者认知大概是从2000年开始的,短短数年时间想要改变行业中一些根源性甚至是体制问题不是一两场活动就能解决的。
武夷山拥有“双世遗”这一无与伦比的对外宣传窗口与平台,拥有独特优越的自然种植和生长环境,“大红袍”又有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元素,如果有一个专业的策划组织机构参与进来,把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把“茶”当作一份事业来看来做,那么,“大红袍”产业也许就会更快更有序地走上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