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德华
“半天腰”这三个大字,站在天心永乐禅寺处即可看到。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通往“半天腰”必经之处较窄,无现成小路。
武夷名枞是武夷岩茶生产中产生的优秀代表,它是经众多茶人长期从菜茶品种中选择,逐步从“花名”,“单枞”而至“名枞”(即逐步演化而来)。这些名枞虽几经盛衰,但也有许多爱茶人将它整理、记载并流传于世,使许多爱茶人都记住它,这已本无新意。但笔者偶然间看到《武夷山摩崖石刻》一书中有提到:半天腰,无名氏题刻……有感而发。
早在1941年,时任福建示范茶厂赤石制茶所主任林馥泉所撰写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就记载有武夷山五大名株,其顺序为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夭、水金龟,其中在实地查找时写到,该地长约二丈(约6—7米),宽7-8尺(约2.3-2.8米),距九龙窠150公尺,其地势险要,谓之“半天夭之半天夭也”,但未提及该茶品质。
《中国茶树品种志》中记有半天妖,又名半天夭,半天腰,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它有产地及分布,特征,特性,适栽地区及栽培要点等科学规范描述……
1979年,笔者当时在崇安县茶叶研究所负责武夷山有关名枞调查整理工作时,对马头生产队提供的众多名枞中有四个特感兴趣,即“白牡丹”、“半天腰”、“仙女散花”、“千人拜”,其中“千人拜” 茶树未找到。
由于通往“半天腰”必经之处较窄,无现成小路,也无法直接步行上去,加上常年未整修,杂草杂物多,更担心的是有毒蛇存在山隙中,所以在实地查找那天,天心生产队大队长、马头生产队队长、两位老茶农及茶叶研究所有关人员先清理路上杂物,还搬了小楼梯……历尽辛苦,最后安全到达茶树生长处。
虽已时隔三十多年,但那三枞茶树仍在。这茶地地势真如林馥泉所描述的一样,即使对于没有恐高症的人而言,虽不至于吓出一身冷汗,但如往下一看,也可能倒吸一口冷气。它是目前武夷山所有名枞生长地中最高、最险的一处。
当时为了保护好这一名枞,只剪取其中生长尚好的一株进行剪穗扦插繁育,并决定在茶树上方岩壁上刻字。根据武夷山名枞等取名的习惯,多以生长地特点,茶树芽叶特征,以及成品茶特色而定,当时决定以“半天腰”为准。现在这三个大字,站在天心永乐禅寺处即可看到。
当时,茶叶研究所为了保护这一名枞,还在夹缝入口处安了一个铁门框和铁门,并在铁门边刻有“崇安县茶叶研究所立”字样。此外,还修建了一条直达蓑衣岭的石板路,宽约50公分,长约150米,主要是为了方便今后的管理。总之,“半天腰”的整理可算是武夷名枞中最为精细的一枞,甚至比慧苑“百岁香”更为精细。
在笔者的记忆中,“半天腰”在茶叶研究所百余种名枞、单枞连续十年茶样筛选中,曾多次进入前十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似有两次误将“半天腰”归认为肉桂,并说过“这泡肉桂不错”,事后同事告诉我这是“半天腰”。
1994年,笔者在茶叶研究所又一次品评到“半天腰”,经审评确有特色。十分巧合的是,笔者也请茶界老前辈品评并给予意见,在获认可后,最后决定将这号茶参加在漳浦县举办的海峡两岸茶叶评比。当时总共送三个茶样,只写名枞而没有标明“半天腰”获头等奖,肉桂也获头等奖,金锁匙则获一等奖。
2015年春,笔者应武夷山市观井茶厂柯达昆邀请到茶厂看茶,柯达昆把即将下机炒茶的“半天腰”请我点评,我观察后,非常惊讶,也非常满意,从叶底、香气看俱佳,就岩茶而言,这茶真找不出一点毛病。
如今,半天腰茶只有少量种植,对大多茶农而言,接触面窄而短。
武夷岩茶的品质,与种植山场、耕作管理、采摘嫩度、制茶天气、制茶技术等密切相关,稍微不注意,便影响品质,极易造成制优率低的情况。目前,武夷山茶区没有对现有品种或名枞(新种)进行科学认证(或由茶农评议),影响对良种作用的发扬。也许,这是茶区工作的一块“软肋”、一个缺陷,值得我们茶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