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三教中,道教占主导地位。道教称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武夷山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第十六升真元化之洞”,乃洞天仙府。武夷山清溪九曲,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命名大多与道教有关。真是“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武夷山道教在北宋时非常兴盛,真宗年间(1009年)建宫、观、堂达300多处。如著名的有冲佑观、天游观等,其代表人物有吕洞宾、白玉蟾、刘碧云等。现在桃源洞内建有桃源道观。桃源洞内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因为文化,茶所以能“和天下”
在论茶活动进行当中,三教泰斗结合各自的宗教思想展示了墨宝,为此次聚会题词,阐述“茶和天下”的要义:儒教提倡“以和为贵”,佛教主张“心即是佛”,道家崇尚“天人合一”。
“和、静”是儒释道三教所追求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在他们看来,能达到“和、静”是一种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和、静”的境界,儒家就能“治国平天下”;佛教就能“顿悟”成佛;道教就能得道成仙。
儒释道三教推崇的“和、静”,恰与茶的禀性“蕴和、寓静”相一致。因此,茶便与儒释道结下不解之缘。朱熹在武夷山授徒讲学,聚友著述,以茶论道,斗茶品茗,不仅写下不少咏茶诗篇,而且亲自携篓采茶,并引为乐事。唐代河北赵州从谂禅师,活到120岁(778-897年),是位长寿禅师。他有个著名的“吃茶去”的典故。凡到观音禅院去拜谒他者,不管怎样他别话不说,只说“吃茶去”。赵朴初先生有“七碗茶受至味,一壶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的诗篇,生动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意境。
王鲁湘在提问中说:“这一次的聚会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缘,一种很深很深的缘分;再一个就是和,这个词以茶为载体。印象中的茶,有说茶禅合一的,更多人的看法是茶可以去病延年。而现在,茶和儒释道三家思想相融合之后,升华到一个极高境界:茶和天下。这给所有与茶打交道的人,提出了新的命题,希望三教泰斗给我们破题,今后可以借此将茶的文章继续做下去。”
王鲁湘问儒教泰斗汤一介:为什么能和,怎么和?
“中和”美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国茶道,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三是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
汤一介回答,《易经》中提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说,天的变化是无穷的,是不断发展的,每个事物包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一个合适的地位,在这个地位上,他一定要保持祥和的心态,不要一边高一边低,一切就能顺利。喝茶,有助于让人产生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在他合适的地位、顺顺利利地发展的想法,起到非常美满的作用。
任法融也表示,喝茶是中国人的好礼节,接待客人时,先奉上一杯茶,能够让来客心平气和。
道教崇尚清静无为,于自然恬淡中求生命的延续与超越。而茶契合自然,采天地之灵气,茶性俭而清和、自然淳朴,道教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
中国文人在品茶时寄情山水、忘情山水,亲近自然的倾向都与道教崇尚自然的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在茶事上的求真、求自然的原则也受到道家“返璞归真”理念的影响。
茶的“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辅。佛教中人通过喝茶的实际生活,在心路历程上,净治明相,观察自心现量,清除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善自心现,远离尘垢,消除烦恼,还自心本来清净。一诚法师说:“喝茶人能心静平淡,平和,就不争吵,不争吵就无战争,天下就和平。”元代了庵清欲禅师《痴绝翁所赓白云端祖山居谒忠藏主求和》诗也曾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茶与禅相互辉映,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
与儒释道结合,茶形成文化园中一朵奇葩。道即人道(《礼记》人道称:是故人道亲亲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静,人与人的和乐;道亦禅悟之道;道又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之道。
裴礼辉/文 卢国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