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贤庚
作为一位茶文化爱好者,我总盼望去日本看一看那里的茶叶及茶文化。今年四月中旬,我如愿以偿。所带的两部数码相机和录音笔也为我而忙。
春光明媚,樱花盛开。我们一行来到日本静冈县的“牧之源”茶企。在车上我们见到一大片茶源有序立着电杆,顶端安装着电风扇,对这种奇观同行人猜测纷纷。
走进茶园,看到茶树行距规则,修剪成似长条面包:四面如削,顶面略显示弧形,以便修剪。茶树名为叶紫芽,灌木型小叶种。茶树已抽一芽一二叶,尚未开采。
盛情的主人向我们介绍茶企情况。她说:静冈县(相当省)是日本茶叶的主产区,而“牧之源”又是静冈县的一个大茶场,茶园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产的是有机茶,不施化肥、不喷农药。采摘绝大部分是机械化,只是小数用手工。一年采三四茬,时在春到秋之间。“一年要采三四拨,完全不施肥、不喷农约,能有茶采?我不信。”当我们再三问及如果遇病虫害怎么办时,她说,也要喷点药,是无害健康的,我想既然如此,就谈不上“有机”了,有机茶,门槛是很高的,要“远离人群、交通、工矿”,在采制、包装上也有严格要求。看来“有机茶”的定义在日本茶企中的一些人也不一定都很明瞭。但日本对华茶要求却极其严格。
当我们头及茶园中安装电风扇的问题时,主要很得意地说,是为了预防霜冻的,在早春遇有降霜时,开启电扇,吹走寒气,以防茶芽冻伤。我想,小日本的做法确实不错,也肯花钱。在我们中国茶区还难以这样为之。主人还带我们看了邻近的一处玻璃房温室茶园,茶叶长势很好,青葱碧绿。
接着主人让我们参观其制茶工场。如今日本茶叶还是采用蒸青法。采下的茶叶经过三蒸三揉后,进行干燥,后分选出细茶与粗茶,然后包装出厂。细茶作为抹茶饮用,和茶道表演,价格高;粗茶作为煎茶,也可泡饮,有的加入米花之类,为大众饮品。此种制茶工艺较简单,且全部用机器,流水作业,制做一拨蒸青绿茶只要3个小时,只有武夷岩茶制做时间的十分之一。这种茶品虽然生产很规范,但是显得缺少点文化味和人的元素,只不过是一种饮品而已。
日本人茶树也崇老。“牧之源”的墙上张贴着云南千年古茶树照片,门口种有两株茶,标明树齡已达120年,命名“在来”。这也和闽北人喜欢老丛相吻合。他们崇尚茶水“圆滑甘醇”,并将此作为信条书贴于墙上。主人给我们播放录像片,系统介绍“牧之源”的产茶制茶情况。
主人还带我们到茶商品展销厅参观,商品包装有特色,又不奢华,不浪费资源,但有文化品味。我们大家都买了一些茶糕点糖果茶或保健品营养品。日本的茶叶深加工开发已延伸到很多生活领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