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陈德华通过现场解说,加以图片、文字介绍、播放专题片、茶艺展示、制茶工具实物模具等形式,着实让“大红袍”又火了一把,每天到“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模具展台和茶艺表演展台,了解武夷岩茶制作流程和观看武夷茶艺表演、品饮大红袍的来宾络绎不绝。
叶启桐是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长期从事岩茶生产、制作及研究。数十年的制茶经历让他深深地体会到茶叶的生命、茶叶的价值。从一片片茶叶从茶树上被采摘下来,到经过萎凋、做青、炒青等制作环节,直到变成绿叶红镶边、可以饮用的武夷岩茶,其生命都没有消失,都存储于那一片片的茶叶中,只是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因此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组成的。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十分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一片茶叶的生命。制茶人不应忘记茶叶的生命,只有将每一片茶叶都看成是一个生命的载体,才能制出好茶,制出感动人的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被人问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在坚持传统和茶叶产业化发展上如何取舍的问题。对此,在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对技艺体系和核心技艺的保护。而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手工技艺,其生命力依附于实际的操作,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否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失去其生命力,成为干枯的标本。
如何既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的“流动性”又不“流失”其技术本体和人文内涵?叶启桐认为,在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社会,蕴含着多种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代工业难以比拟的生命活力。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完全是两回事。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做抽水马桶,每个抽水马桶都不一样,是灾难;但做紫砂壶,每把壶都一样,也是灾难。武夷岩茶根植于武夷山,一头连着自然,一头连着文化。武夷岩茶只有保持与这两个源头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说起武夷岩茶的发展,叶启桐说的最多的就是:坚持传统制作技艺,保持个性化发展。由于武夷岩茶“岩岩有茶”的特殊性,它在历史上曾经有众多的品种。品种的增多可以为不同口味和喜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说,仅有一个“大红袍”是远远不够的。武夷岩茶应该百花齐放,坚持个性化发展。其实推广大红袍和保留多品种并不矛盾。近些年,武夷山市扩大了名丛繁育园,开发了诸如金观音、老君眉、石乳、白牡丹等新品种,并及时进行了推广。品种的完善和增加,提高了对品质和技艺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技艺的提高。
叶启桐说:“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如果我们还只会跟着别人制造彩电、冰箱、洗衣机,还只是向别人输出廉价的半成品,而不是输出价值观和文化,那么,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因此坚持武夷岩茶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坚持永续利用,给后代留下可供发展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袁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