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茶史茶俗

晋商“经营”武夷茶

发布日期:2008-09-17 18:33:50 访问次数:1324

                                                                       □ 黄贤庚

  春节过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国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其中好几集演到乔家贩卖武夷茶,为中国茶界及武夷山人津津乐道,言语之间洋溢出对编剧、导演、演员的感激之情;有些关注武夷山、武夷茶的外地人士还来电和发电子邮件,对武夷山表示祝贺、询问有关事宜。

  晋商
  贩卖武夷茶的史实

  《乔家大院》中晋商贩卖武夷茶,历史上确有其事。这在山西榆次、祁县、平遥等地和武夷山地方史志上都有记载,而山西方面资料多于武夷。
  清代晋商是最具强势的商帮,它占据了中国半部地势,主要经营的是盐、茶和票号。到武夷山贩运武夷茶叶主要有山西祁县的常家、乔家、曹家和渠家,此外在榆次、平遥也有到武夷山贩运过茶叶的商家。在这些商家中,常家财势最大,当地有“乔家一个院,常家两条街”之说。历史上常家曾在武夷山市的下梅一带购买茶场种茶,集产、制、运、销于一体,大获其利。民国《崇安县志》载:“清初,本县茶市在下梅、星村,道咸间(约在1821~1860年,有人说在光绪元年,即1875年)下梅茶市转赤石,下梅废,而赤石兴。红茶青茶向由山西客,俗谓之西客至县采办,运赴关外销售。”下梅邹家因做西茶生意而大发其财,成为下梅首富,所兴建的下梅邹家豪宅,系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是该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落代表。下梅村也因之成为福建历史文化名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合理的旅游开发。

  晋商
  独钟武夷茶

  在清代之前,武夷茶已有往蒙古进行“茶马互市”,并有少量进入俄国,得到蒙古和俄国人的欣赏。为此,乾隆,特别是道光、咸丰间,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已大量产茶,但晋商还是不远几千里,越过河南、湖北、江西,到福建武夷山来采办茶叶,说明武夷茶品质优异,已为晋商的客户所认同。
  当时的武夷茶,主要是青茶,即后来改名的乌龙茶和红茶。
  武夷乌龙茶是从炒青绿茶制作工艺演变而形成的,它具有绿茶清香,又具有经过部分发酵的醇厚,深为时人赞赏。清代钱塘才子袁枚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武夷山品饮乌龙茶后,发出感叹:“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此后的江苏巡抚梁章钜、连横都盛赞武夷乌龙茶。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由于出于桐木高山云雾之中,且采取松烟熏制,所以味香水浓,还具桂圆汤味,深得欧美人士青睐,自然也得到俄国人的好评。
  《乔家大院》编导将此武夷二茶统称为“云雾茶”,也说得过去。中国有多处产“云雾茶”。这除了少极为特定之茶外,大都泛指海拔高、云雾多、湿度大、环境清之地所生长之茶,具褒扬之意。这种茶既可制作成绿茶,也可制成红茶、乌龙茶或其类茶。由于当时武夷之茶多产于高山之中,故将武夷所产茶叶统其为“云雾茶”,也有其道理。

  晋商
  经营武夷茶的做法

  晋商初到武夷收茶时,都采用散茶打包。如此包装不但体积宽大,而且容易受潮霉变。后来晋商将散茶改制成砖茶,既方便了运输,而且不易受潮霉变。如今尚存当时制压砖茶的模具和收茶票据。
  晋商将购贩类武夷茶,大获其利,积累资本后,就定山包销,稳定了货源,后来便进一步在武夷山下梅等地购山种茶,自采自制[FS:PAGE]自销。多时达三万亩,极具规模,大获其利。武夷茶也因此红极环宇,甲于海内外。
  至于电视剧中说到的武夷“将军令”名茶,此系文学虚构,武夷古今未有此茶。经查浙江遂昌将军岭所产之茶,曾名为“将军茶”。
  《乔家大院》所云晋商到武夷贩茶乃历史事实。至于有些地方借用他地之景、他地茶名,这也无可非议,因为此片必仅是部电视文学片,又非专题或记实片。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