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经营武夷茶

品一壶三十年的陈茶

发布日期:2008-07-24 21:54:51 访问次数:1853

——听茶农讲述自己三十年的茶事变迁

        7月12日,记者见到陈墩水时,他正静静地坐在自己茶厂的二楼审评室里,惬意地品尝他做的一泡茶。“30年前,我们哪里能喝得到茶叶,就连平日喝的茶梗都由村里批。”谈起30年来的变化,陈墩水感慨不已,“现在如果一天不品茶,就像心里少了一点什么似的。”
  陈墩水是天心村的茶农,家里世代做茶,如今拥有近200亩茶山的他清楚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在“以粮为纲”的大背景下,大家种茶的积极性都不高,为了鼓励茶农种茶,1978年,天心村集体出钱帮助大家买茶苗,每个劳动力种150棵,种好了归茶农,陈墩水家里当时有四个劳动力,种了600棵茶苗,大约1.2亩。
  “以前种茶哪里知道有这么多讲究,管理茶山有很多环节都不科学。”今年56岁的天心村茶农余清命回忆,当时茶园里喷洒的都是“敌敌畏”、“乐果”等剧毒农药杀虫,所施的肥也大都是磷肥、尿素之类。只单纯追求产量的提高,不像现在施的都是有机肥。
  时下正值武夷茶大量上市,走在天心村里,到处一派繁忙的景象:有的茶农正在家中为茶叶拣梗,准备进入精制阶段;有的茶农则忙着包装成品茶,准备给客户发货……随便走入哪户茶农家中,烧开的水往盛着茶叶的盖杯里一冲,空气中立刻飘溢着岩茶的香气。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陈墩水告诉记者,在1984年以前,村里的茶叶仅做到干毛茶这一步就算结束了。因为大家的茶山大都是从集体承包来的,茶青由茶叶站统购,再发往茶场统一制作,最后大部分寄往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作为原料销售。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掌握全套制茶技术的人相当少,不用说精制茶,就连干毛茶也没有哪个茶农能够独立做出来,所以当时天心村10个有做茶的生产队,每个都配一名“青师傅”和“焙师傅”,采茶、管山另有其人,“青师傅”负责做青,“焙师傅”则管焙火,无论是做青还是焙火,这两位师傅对于对方的技术环节都不太在行,而每到做茶时,茶农就依照师傅的吩咐,机械地完成每道程序,至于如何控制火候则是师傅们的事了。
  “一泡茶的好坏,青师傅比焙师傅更为重要。”余清命回忆,由于是看青做青,技术要求更高,焙火则根据需要,按汤色的标准就可衡量,所以当时有“活青死焙”之说。
  到了1985年,天心村成立加工厂,面积1500多平方米,添置了分选、云筛、跳梗机等制茶设备,负责加工村里的茶叶,陈墩水于1986年当上了厂长。由于没有茶叶归堆技术,当时最早请过茶叶站退休老茶师,后来又请来了省里颇负盛名的茶师陈书省,为茶叶把好质量关。“像现在坐下来品茶聊天,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陈墩水说,以前茶叶属于奢侈品,只有审评时,与审评师关系好的茶农可以在审评室外面等,偷空溜进去喝茶解馋,学学技术。
  由于曾经担任厂长,陈墩水要到外地卖茶,必须掌握焙火技术,而他父亲正好是生产队里的“青师傅”,因此,陈墩水成了较早掌握全套制茶技术的茶农。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制茶技术已在村里普及,每户茶农家中都添置了齐全的制茶设备。1989年,陈墩水成立了自己的企业——慧苑茶厂,“当时只能做500多斤干毛茶,还不够一个客户的需求,现在产量已经达到1万多斤。”而且由于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包销,无论是村里的加工厂还是后来自己的慧苑茶厂,陈墩水都不大愿意把茶叶卖给其他客户,甚至外地客户上门买茶时都被他拒绝。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思路才放开,逐渐把茶叶卖给外来客户,如今已有福州、厦门、漳州、北京、上海、西安、广东,甚至香港、日本的客户。相比陈墩水,余清命起步则较晚,2000年才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装,刚开始卖茶没有什么客户,他就跑到武夷岩茶主销区去推销,同[FS:PAGE]时靠一些亲戚朋友推介,慢慢拓展了销路,第一年就以平均170多元的价格卖了1000多斤精制茶,近几年,茶叶行情越走越好,价格一路攀升,余清命的客户也不断增加,家中三子一女大都从事茶叶这一行,生意也做得很好,家中的茶叶只要做完就能卖完,销路和价格已不再是他揪心的事了。(周文杰)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