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与宋代北苑茶的缘源
发布日期:2008-03-23 20:41:13 访问次数:1749
乌龙茶的发明地点乌龙茶发源地究竟是闽南还是闽北?
一部分专家的意见,认为乌龙茶的发源地是闽北武夷山。此说证据相当多。这不仅因为有前述的释超全,王草堂,王廷灿,周亮工,袁枚等名人关于武夷岩茶的文字记录,同时与工夫茶艺出现以来,在相当长久的时间里一直以武夷岩茶为首选原料有关。此外,也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当代茶学专家以武夷山为茶叶研究基地有关。而在事实上,武夷茶的生产制作与文化积淀,确实相当深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武夷岩茶仍然雄居于四大乌龙之首。以至于有泡工夫茶“茗必武夷”之说。
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乌龙茶发源地应该在闽南。
具体理由有三点:
一、释超全的两首茶诗中,非常明确地说,武夷岩茶制法是从“清漳”而来,清指清溪(今安溪);漳即漳州,与泉州同属闽南,均是工夫茶流行地区。武夷岩茶为什么要用“清漳”制法呢,据《漳州府志》所记,明代正德、嘉兴年间,漳州生产的“漳芽”、“漳片”被列为贡品,每年均须进贡数百斤。明末清初,龙溪县龙山、平和县大峰山、南靖县雅山、长泰县天柱山等地所产茶叶品质尤佳。说明明代漳州已有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了。释超全是闽南同安人。在到武夷天心寺之前,曾做过郑成功幕僚,并且身怀高超的工夫茶冲泡技艺,他的说法当有充分依据。而武夷岩茶向有制法以寺庙为宗的说法,天心寺即是著名大红袍的祖庭。寺庙不仅种茶,而且善泡茶。这一点又有袁枚《随园食单》的武夷茶论为证。袁枚所到之庙,寺僧争相以茶献之,“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如香橼”。武夷山寺庙中的工夫茶艺,是在释超全到武夷山之后才发展起来。与释超全同时入武夷寺庙的,还有不少不愿与清朝合作的闽南明朝遗民。其中当有一些也会泡工夫茶和制茶。而工夫茶艺,本就与乌龙茶相生相依。闽南原本产茶,既流行工夫茶,也就有可能生产乌龙茶。当然,早期的乌龙茶制法,可能还不够完善。但不可否认,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武夷山岩茶制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武夷山制作乌龙茶的茶师,绝大部分是闽南人。这一点,有武夷山县志及天心岩村民的族谱记录可证。今天武夷山天心村的村民,多是当年闽南人后裔。当年这些闽南人为何要跑到武夷山去?一部分原因与释超全一样;另一部分则与明代实行海禁有很大关系。据天心村“老再公茶业”李福崽提供的李氏族谱,李氏祖先是清溪(今安溪)人,移居武夷山的时间是在明朝中期,原因是当时连年倭乱,朝廷实施海禁,加大税捐,使得“以海为田”的闽南人难以为生,不得不四处流散。而当时的武夷山相对来说比较太平,于是就有一部分闽南人跑到了武夷山周边地区如上饶等地谋生;到明末海禁开放时,随着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武夷山茶业开始复苏。为此寺庙需要一些茶工。李福崽的父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上饶跑到天心寺去投奔老乡帮寺庙做茶的。
三、乌龙茶的主销地区在闽粤沿海。据《崇安县新志》,”武夷岩茶多销于厦门、晋江、潮阳、汕头及南洋各岛。其用途不仅待客,且以之作医疗之良剂。”闽粤沿海人世代以海为田,出海捕渔,出洋谋生成俗。海上生活极为艰难,常常出现许多疾病。最大的问题就长期缺少蔬菜,多食海鲜。海鲜性腥寒,多食肠胃难当;缺少蔬菜则易得坏血病。而茶对这些海上疾患有极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所以,许多闽南人出海时都要带一些茶叶随时饮用。绿茶性苦寒不能解海鲜之寒,又不易保藏色香味。于是便有人想出将茶用炭火多次烘焙,使其既适宜保藏又变温和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完善,终于诞生了一种既便于保存又更适合肠胃的新茶,这就是乌龙茶的雏形。据英国人加文·孟席斯《中国发现中国》一书所记,早在明初郑和下西洋时,船员们知道饮用“片状或块状的绿乌龙和红茶”。至今闽粤台沿海的许多地区,依然习惯于饮用传统的重发酵高焙火乌龙茶,依然保留着出海出门带陈年乌龙茶以及陶罐烤茶的习俗。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乌龙茶(制法)萌芽于建瓯,形成于闽南,完善于武夷山。
至于乌龙茶名的由来,有的说是民间传说中发明者“苏龙”的谐音;有的说是茶形似乌龙而名;还有人说以产地而名;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都没有可考的文字依据。倒是武夷山巩志先生的由龙凤团茶之名而来说更有一些道理。考之有关北苑茶史籍,以龙为名者比比皆是:万寿龙、无疆寿龙,瑞云祥龙,小龙,大龙,……(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密云龙,云龙,等等。既然有此前例,与龙凤团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乌龙茶,以龙为名,以示高贵,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为了与北苑茶有所区别,便根据干茶色泽而叫乌龙。当然,这只是推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