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5-05-11 16:41:49 访问次数:1718
武夷岩茶的“水”很深,武夷岩茶的事也多。
按理说马年之岩茶,当如奔腾之马,顺势直前,但是却偏偏出现一些离奇的事情。
由于近年来茶叶呈现供大于求趋势,加上抑制公款消费等原因,茶叶销售量渐见下落。春节后,茶青价格开始下跌了,临近春茶采制时,不知什么原因,茶青价格又上升起来。有人说是由于前期干旱,估计要减产,又有人说是有操手在炒作。做茶人、卖茶人都有些糊涂了。因为在武夷山确实有的厂家积压了不少茶叶,销量确实在缩水,价格确实在下落,但是又眼睁看到茶青价格在上涨。怎么啦?自问,互询,不解。
今年老天爷也给武夷山茶家开了个玩笑。前期干旱,我们上山行走观看,坐车沿公路浏览,见到大部分茶叶新梢短小稀拉,特别是山岗、陡坡上的茶叶更是难看。不少早芽品种减产了,有的减了近半。唉声叹气,一脸无可奈何。
4月23日起,老天开恩了,陆续下了几场大雨。久旱的春茶如饮甘露,芽梢奔跳起来,迅速变粗、拉长。特别是中迟熟品种,像水仙、肉桂之类蓬勃生长,叫人大喜望外。
老天爷还“好人做到底”,给做茶人一个大礼包——好天气。4月27日至5月8日,基本是阴晴天,采茶和做青人感恩不尽,这是几年少见的。这种恩惠是人力不可为之的。我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郎栖郎伤壳壳,听栖郎倍乐乐。”翻译成官话,即:“人养人瘦巴巴,天养人胖乎乎”。看来今年春茶不但是普遍增产,而且茶品质也较高。真要感谢老天爷。
天也难做。也有人在骂天——前期干旱,抑制了早芽种生长,5月9日后的几天雨,影响到迟熟品种茶的采制。但是我想,在今年春茶时,老天毕竟是“功大于过”。对人还讲六四开,对于天更要宽容些。因为“天行有常”,而且要顾及天下。世人不能只为一方之私,而对它求全责备。
今年的采茶工资乱套了。有人抬茶青价格,加上雨后青叶来的快,随着就有人提出涨工资。往年论秤1.5元一斤的采价少见了,1.8元、2.5元多起来,有的高达3元;往年一天150元的点工,很多提高到180元或200元。反正没个定数。论斤的,一天采300元已不足为奇,400元的也有人在。有一天我的采茶工小王对我说:昨天她们采的那片水仙,本来讲好2元一斤,由于几个工人起哄,那个没经验的“带山”一下答应3元。结果几十号女工像赶鸭子一样,专拣长稍拽,至少三分之一被落下。她也承认那样好的水仙一斤3元,确实也高了,所以有的快手采100多斤,工资400多元。但是她们也坦诚而言,像她们“打游击”的(即做零工的)不是天天有收入,不像“包春”的(即固定一个厂采一春),天天都有钱,一春下来更能“见到钱”。总之,长工资也是必然趋势。
随着采工工资的增长和茶青数量的增加,采摘已是个大问题。眼下绝大部分已改用机采了,但对于那些高丛、偏僻地方的茶还得用手采。卖得起价的茶,倒无所谓;一般的茶,是难以负担。生存淘汰,自然法则总是在茶企面前晃荡悠游。
马年,岩茶“候鸟”也特别多。前几年有几位马来西亚、台湾的茶客,春茶采制时必然按时而至。我把他们比作“候鸟”,这个比喻随后被广泛应用。如今的消费者讲究“终端”、“原产地”。特别是岩茶爱好者、经销商爱来武夷山,有好茶品尝,有风景游玩,何乐不为。这些“候鸟”们闲来无事,漫山逛荡,到处拍照。有位在茶地边见到一个农药瓶,拍后发到新浪微博上,并惊呼“这样岩茶还敢喝吗?”立即引起一些“噪动”。有人驳之,“哪个茶叶不喷药?”“农药生产出来干什么的?”有网友要我们说说此事。我作了回应,大意是:如今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茶叶是极少的,关键是要合理科学。总体说武夷山生态环境较好,茶叶大多只采一季,所以从检测情况看“农残”超标的很少。茶叶好不好在品评,安全不安全在检测。我的说法网友还是认同的。
我对乱抛农药瓶、塑料袋的现象也很反感,不但污染山水,而且也不雅观。5月3日那天,我带女工上山采茶时,见到也在“带山”的天心村支部书记苏德发,向他反映这个问题。他表示今后开会要强调此事,并要发通知到各户。这等事本来由施肥、喷药工人和山主收集带回,乃举手之劳,完全可做到。我建议他今后要组织检查、公布违反者名单。不知是否做得到,我期待着。
如今不少人喝武夷岩茶是冲求健康而为之的。我见到一位武夷岩茶老茶友,他对我说,他在北京的一圈子人,“不缺钱,不缺时间,就是缺健康”,为此他们在京都郊区开了个茶馆,专门品茶保健。他们每年都要飞到武夷山一二趟,享无雾霾的真山水,品有内涵的好岩茶,他们是当代“玩主”。我暗自寻思,当今中国虽贫富悬殊,富人不多,但绝对数却很大,他们追求的是好东西。所以他们出国旅游购奢侈品,在国内讲究“食材地道、工艺传统”的好食品好饮品。武夷岩茶便成了他们追逐的对象。
春茶时节,也是茶客茶友们“求学”的佳期。他们带着探索的心态,有备而来,见到什么都问。我弟弟黄贤义经常被人围住问这问那。有个手里拿本子韩国人老是跟住他,一有空就问,边问边记,不知记去干什么?是想出书,还是想做茶卖茶,我不得而知。那些年青的求学者,都跟着黄圣辉、黄圣亮叫黄贤义为“老爹”,贤义门徒可多啦。我有时也被人追踪。如有一天在“武夷味道”与友人共餐时,被上海“话春茶业”的老板知道了,驱车赶来要我签书,一位马来西亚女茶客,背着十几本书来到茶厂要签名。过后想来都是那本《岩茶手艺》惹的事。这期间,其他厂家也有“候鸟”栖息驻足。
我把那些远道而来学习、探讨岩茶知识的茶友的行为,喻为“岩茶游学”。如今这种“学子”越来越多了,已成了一种时尚。不信春茶时节你到茶厂、茶山去走一走、看一看,不时就会见到这些求学弟子。他们喜欢提问题,拍各种茶园茶树,对特殊茶丛、叶片、树干青苔拍的非常兴趣,说要带回去“求教研究”,可谓求知心诚。我为之感动。
相比于那些“岩茶游学”者,做茶人就没有那么悠哉痛快了。他们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今年茶叶来得快,做茶人就更辛苦了。因此,只要有些许空闲,就会靠墙打盹,或找晒青布或编织袋等沿墙脚躺下。我拍几张上网,让世人知道做茶者辛苦。我们厂的一位小年青由于过困,在记写毛茶时,把“不知春”写成“不知道”。后来整理毛茶时,费了好一阵折腾,才查出那被改了名的“不知春”。这件事已成了趣谈。
甲午岩茶事,它进一步丰富了武夷茶文化,将被续修入武夷茶史。(黄贤庚 /文)
上一文章:武夷山茶区2015年春茶期间天气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