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茶史茶俗

武夷山茶神崇拜——值得敬畏的草木灵芽

发布日期:2014-04-22 16:49:25 访问次数:2353

        武夷山承载日月精华,九曲水滋长草木灵性。人们熟悉的武夷茶,却凝聚着奇山秀水中的精英秀气。茶虽然是一种很野性的植物,一旦落地生根,经春风抚慰,春雨滋润,便含绿吐翠,染遍山丘。到了惊蛰雷动,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茶叶产区,出现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的盛大场面。

\
禅茶文化节祭茶  邱汝泉
喊山祭茶
 
        从元代就传承下来的祭茶喊山仪式,是武夷山农耕文明的生动写照。祭茶仪式是对自然力敬畏与崇拜的表现。祭茶与喊山并举,庄严的祭茶仪式,是对茶神的崇拜,表达茶乡人的敬畏之心;喊山则借助了群体茶人山民雄壮有力的呐喊,集合成了浩荡的人气冲击力,形成了难于消遁的威慑,达到震慑山神淫恶的目的,让凶煞之气伏倒在众人祈求的祥和氛围下。
 
        武夷山茶区的喊山是有特定的季节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元朝时被地方官定为祭茶喊山日。惊蛰节气至,草木冬眠解除,灵芽发萌。漫山遍野的茶园里,茶芽萌发,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萌发不久的两张嫩叶犹如两面舒展开的“旗”,坚挺的一支芽尖,又似古代尖锐的“枪”。春风一拂,无数面“旗”在飘动,无数支“枪”在摇曳。对新生茶叶“两旗一枪”的比喻,由此得来。
 
        在武夷山民间,茶是用来代表一百零八岁的长寿符号。 “景仰武夷君,丹山育奇茗。百岁喜余八,人在草木间。”这首诗写到了武夷君亲手在碧水丹山间种下了茶,这就是岩茶,它们在叠翠的峰峦间,千百年地生长,于是成了益草灵芽,且能助寿,于是武夷岩茶跻身于神灵之列。茶的生平很贫贱,随遇而安,却能长出很富贵的故事,很神灵的传说。因此,武夷岩茶渐渐成了一种人文植物,赋予它的,不仅仅是能喝的东西,还是一种精神的依赖。

\
喊山 刘达友
 
        自元朝以来,武夷山的御茶园就有了祭茶喊山的祭祀活动。祭茶与喊山已经演变为以茶叶生产为主的农事活动的象征仪式。“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下,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这是武夷山御茶园祭茶仪式上的祭文,一方山水一方神。武夷岩茶入贡之后,神化的地位越著明显。人们对茶神的敬畏之心,已上升为一种精神崇拜。在武夷茶之乡,每年惊蛰日,雷声乍现,茶芽萌发。地方官员和茶农都会到当地最大的茶树前举行祭祀茶神仪式,祈求茶叶有个好产量、好品质。现场摆放着林林总总不同系列的武夷岩茶产品,敬献给茶神。通过祭茶,再集体喊山:“茶发芽嘞,茶发芽嘞!”通过喊山产生的震撼力,形成了茶乡党、茶农工、茶商会各界意志的高度统一,引领着茶乡茶事的顺利进行。
 
        惟神奠镇一方,人所恃赖。茶乡人对茶持有的敬畏之心,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祈求风调雨顺的求安心境。武夷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晴雨变幻,茶农要求在艰辛的劳动中,能得到气候顺应,劳作坦然,就要借助喊山来排除心理上对强大神秘的大山及灾害变幻莫测的恐惧感,以求得一个风调雨顺的季节。原始时期的武夷岩茶栽培,环境都在崇山峻岭中,生产力低下。生产是否顺利,年景是否丰收,除了天赐良机外,就得依赖风调雨顺了。因此,对山神的求和安抚,对恶劣环境的求安顺应,对灾害恐惧缠绕的摆脱,都极需从心理上进行安全防范的构筑,这种心理防范显得非常重要。自然界,还有什么力量能像大山那样巍峨高耸、顶天立地,岿然不动呢?只有使劲地喊,喊出潜藏在大山深处雄浑的力,震撼的力,才能惊天地,泣鬼神。清代诗人周亮工曾留有描写喊山的诗句:“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
 
        武夷山御茶园内举行的惊蛰日祭茶喊山活动,能产生感应天地自然的巨大能量。祭拜茶神之后,茶农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御茶园内的通仙井,井水就会冒出来。这就证实了喊山所产生的震撼力,凝聚力,得到了大山神灵的感应,神灵会保佑武夷岩茶的丰收。
[FS:PAGE]
 
俗神杨太白
 
        在武夷山的俗神崇拜中,与岩茶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是茶神杨太白。杨太白,究竟有无真人?至今莫衷一是。但是,杨太白在武夷山岩茶产区被当地茶农奉为神灵、成为岩茶产区茶事活动的保护神,这一传说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武夷山岩茶产区的茶农是非常信赖杨太白的。开山仪式上祭杨太白,体现了茶农对茶神杨太白的精神依赖,希望在茶叶生产加工的忙季,能得到它的庇佑,开工吉利,生产顺利,劳作如意。开山仪式比较简短,仪式结束后,东家向采茶工表示敬意,分烟卷,赏小点心。立即安排采茶任务。太阳升起、露水初收,此时采摘茶叶最逢时,茶园里开始呈现出繁忙的采茶景象。2010年老5月,天心岩茶村老茶师吴煊海,为了传承这一传统习俗,就领着青狮岩茶厂的伙计和家属,带着祭拜茶神杨太白的供品,一同在自家茶园山场举行了开山仪式。
 
        传说杨太白与制作乌龙茶技艺的起源有关。凡成为一方之神,它都庇佑了一方山水的物阜与民安。杨太白也不例外。武夷山岩茶产区的茶农之所以津津乐道杨太白,是因为杨太白教会了岩茶产区的茶农们制做岩茶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制作岩茶技术,天心岩茶村的茶农们更多的是将他作为茶师先祖来供奉。实际上,杨太白更像是岩茶制做这个行业里的祖师爷。从民间流传的杨太白故事中,杨太白令茶农们尊敬的理由之一,杨太白也是一位普通做茶的师傅,由一介茶师越升为神,茶农觉得他有亲和力,所以敬奉他为神。是神,就会让崇拜者产生精神信仰,杨太白的功德就会被信仰者无限放大,夸大到神力无边。
 
        值得岩茶产区茶农们敬奉的杨太白茶神,也让茶农对它持有畏惧感。对俗神的惧怕,是农耕时代耕作者在道德意识中持有的一种特殊心理。茶农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低劣,常出现不是把茶叶采坏了,就是把茶青做坏了,或把茶叶焙坏了的情况。岩茶的加工技术是很强的,一旦做坏了,造成损失怪谁去?只好从道德意识、精神境界里去寻找过失。是不是对杨太白奉敬不周?还是某些唐突行为伤了杨太白的尊严?茶农借助对茶神杨太白的忏悔而自省。把普通的茶事活动,当作如履神圣令,非得谨小慎微去做不可。这种敬畏心态,最容易从身份卑微的茶农们身上表现出来。

\
桃源洞“寿”刻  郑友裕
 
        因此形成了祭祀杨太白的仪式。祭祀杨太白仪式是茶农们在自家茶园现场进行的。祭祀时间不是很确定,但参照了立夏这一节气。天心村的茶农们祭茶神一般定在“开山”之日。所谓“开山”,就是茶农各自开始采摘一年之初的头春茶叶。开山的时间一般定于立夏前三日之内。祭茶神仪式上,没有固定的杨太白神像。茶农们更多的是在茶山所在地的社庙里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茶农几家合伙出点钱,在几家人茶园的交界边缘地块上,雕塑一座简易的杨太白像,或搭个小石屋,在其中书写“制茶先师杨太白神位”诸字。立夏前后几天,是武夷岩茶开始采摘的时间。茶农们赶早在制茶祖师杨太白塑像前静默举行祭祀仪式。这种仪式不繁琐,早餐后,工头或茶山主人上山时就将家中准备好的供品与采茶用具一并带上。先摆放于茶神位前,点香,作揖,磕头之后,工头会当着茶神位交待采茶工人一些事宜,比如说不敢把吃剩的饭菜泼洒在山地上,茶神会饶不了你的;不可大声喧哗,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可践踏茶丛,弄伤茶丛等等,这些细微动作,都表现出对茶神杨太白的敬畏。
 
        杨太白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发明并总结出凉干、揉青、炒茶、烘焙、分拣等一整套的制茶工艺。这套工艺就是武夷山乌龙茶的制作技艺。武夷岩茶产区的茶农们,把杨太白看成是制茶师祖,茶农家家供奉祭祀他,表示不忘他的功绩。
 
        武夷茶在民间信仰习俗中所产生的精神信赖,给了大众百姓积极有力的支撑,也为大众百姓的精神养生提供了永久的良方。 如今武夷山茶产区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各茶区的茶农们也将祭茶喊山仪式、开山祭杨太白仪式、制做龙须茶仪式,与茶村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为游客展示古老茶乡上的敬畏茶神习俗,让茶乡的人文历史得到传承。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