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10-01-29 23:29:16 访问次数:1253
武夷山找“印象”
2010年1月20日,离《印象大红袍》试演只剩4天时间,武夷山充满期待。
虽然已是零时11分,武夷山市市长胡书仁与导演王潮歌、樊跃一同看完彩排后,交代工作人员要做好总导演及演职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印象大红袍》这个被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当作是探求武夷山后世遗之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从构思、策划、争取到实施、建设、演出,经历了一个艰难的“锻造”过程。
进京拜会张艺谋
1999年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后,武夷山品牌得到极大的提升,游客人数迅速攀升,但旅游体系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与山水旅游相仿的文化旅游却显得“短板”,“白天真奇妙,晚上睡大觉”的状况一直存在。武夷山需要一个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能持续运作“双世遗”品牌的项目做支撑。
2007年,《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在全国影响很大,武夷山市委书记郭跃进、市长胡书仁带着班子领导考察了这两个“印象”。他们在被震撼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武夷山作为旅游城市,“印象”项目非常符合武夷山的需要,是最具优势和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之后不久,胡书仁进京拜会张艺谋。
胡书仁清楚记得,其时正是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戴黄金甲》进入最后剪辑的关键时期,张艺谋只排出半个小时与胡市长见了面。在这半个小时里,胡书仁向张艺谋推介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武夷山的茶、武夷山的文化和武夷山的旅游,表达了武夷山需要一台高水平演出的愿望。张艺谋听后非常感兴趣,一个月后就派北京印象公司的老总到武夷山考察,双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之后王潮歌、樊跃也多次到武夷山采风,张艺谋则在北京奥运会后带着自己的团队亲自前来考察。在最初与世界级导演团队的沟通中,武夷山市感受到了空前的阻力和困难。
奥运会前签合同
回想起谈判的艰难,最早担任《印象大红袍》项目推进总协调的崔春光说,由于谈判不在一个层级上,在无数次的交锋中,双方都在为自己争取最有利的条件。2008年6月28日,奥运前夕,他带着一帮人在北京与对方进行了10天的谈判后,签下了基本定稿的一份合同。
而在项目敲定前后,来自干部、合作方、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压力让郭跃进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在风险、担忧和武夷山旅游发展需要上,郭跃进反复权衡,主动承担责任和压力,作出了义无反顾推进《印象大红袍》项目的决定。由于这个项目是武夷山第一个投入超亿元的文化项目,一些干部担心、质疑,郭跃进请来樊跃给领导干部详细讲解项目的创意、前景。为坚定各方做好这个项目的信心,他还亲自带队到北京与张艺谋接洽、商谈,推销武夷山。之后,武夷山市委宣传部长郑春赴京,与张艺谋团队签订了支付创意费和整个项目运作框架的合同。
管理团队受认可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武夷山迅速抽调优秀人才,组建项目机构。而在资金、技术难题方面,中央、省及南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都是鼎力支持。
王莉萍是武夷山景区管委会书记,她被选派到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文化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王莉萍给我们说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项目实施前,她曾考察了《印象西湖》,但对方一句“武夷山根本不具备能承担‘印象系列’的管理团队”对她打击很大。被委派成为组建这支管理团队的当家人,创新性地推出了演员学员制、技术人员试用制、管理人员聘用制的管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人员积极性,团队良好的精神状态得到了北京方面的高度认可。
胡书仁兴奋地告诉记者,项目实施的成效已开始呈现,厦门航空已与武夷山方面签下了从3月2日公演开始,每天航班增至6班,6月份增至8班的协议,开启武夷山至厦门的空中快线;而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武夷山收获了中国顶级艺术作品,创造了世界上首个360度旋转观众席和首个实景电影。”两年时间,随着《印象大红袍》的创作,武夷山的山、水、茶已深深嵌入王潮歌的印象之中。
2007年深秋的一天,武夷山的天空清纯得没有一丝杂质,王潮歌与樊跃第一次走进武夷山景区。品着大红袍,享着九曲美景,樊跃情不自禁地说:“我来迟了。”王潮歌由衷接道:“真乃人间仙境。”
也正是此行,王潮歌与樊跃做出在武夷山做“印象系列”的决定。之后,他们先后派出舞美、灯光、作曲、舞蹈等专业人员到武夷山考察。2008年11月,两人再次与张艺谋一同到武夷山考察,确定了基本思路。
大红袍曾是第三选择
“在内容的选择上,如今的《印象大红袍》是第三选择。”王潮歌说。
他们曾欲选择武夷山水,因为大王峰、玉女峰是福建的标志,那两两相望超越肉体凡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世人,九曲溪、摩崖石刻都具有浓厚的人文特质。他们也曾想过选择朱熹,因为朱子理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下的治国理念是相通的,最终为何选择大红袍,王潮歌说了这么两个故事。
一次王潮歌与樊跃在大红袍母树下喝茶,她望着长在岩壁上的六株母树问胡书仁:“母树茶叶能喝吗?”胡书仁没有直接回答她,只说:“国民党时期也派兵守卫。”霎时她明白,母树大红袍是否能喝?什么滋味?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派人守卫看到武夷山人的根源所在,看到大红袍的根源所在,看到大红袍的脉络所在,于是就有了想把大红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的冲动。
而真正让王潮歌下定决心做《印象大红袍》,是来自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作为家住三元桥附近的北京人,一天,王潮歌突然发现自己家旁边不知何时冒起了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她想,自己是北京人,都无法知道北京每天会诞生多少星级酒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流,似乎在昭示着人们越来越成功、富足,“社会在飞速发展,财富在飞速聚集,但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惶恐、无奈。”她认为,人们在追求理想、目标中,丢掉了许多东西,诸如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畅怀,还有生活的味道。“难道人们就为理想和成功活着吗?”此时,大红袍在她的心里清晰地浮现,王潮歌有了灵感:人们需要一杯茶,一杯可以释怀、可以让人体味到幸福的茶,至此,诞生了《印象大红袍》这个主题。 [FS:PAGE]
排练完两导演哭了
为创作出与其他“印象”的不同之处,两位导演多次与张艺谋沟通,创意,先在北京创意试验工场进行试验,再移师武夷的山水实景中,不断地试验、实践、创新、完善,创出两个世界第一:首个360度旋转观众席,在不断换景中让观众来一次突破性体验;首个矩阵式实景电影,把电影银幕完美融入草木之中,似幻似真。《印象大红袍》的表演区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舞台视觉总长12000米,坐席视觉半径超过2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象。他们希望观众在观看的70分钟里能放下所有,希望当今的人们能有工夫喝杯茶,有工夫品茶。
1月19日深夜11点半左右,坐在“印象大红袍”演出现场的道具房内,王潮歌回想起在创作这个项目过程中,武夷山人的全力付出竟有些哽咽。王潮歌说的一个故事或许能诠释她当时的心情:2009年12月下旬的一天深夜,已是凌晨时分,武夷山的天气格外寒冷,温度降到零度以下,站在演出现场的夜空下不一会,全身就会结满冰霜,郭跃进、胡书仁此时悄悄来到演出现场,当看完排练片段,两人竟不约而同地对着大王峰、玉女峰喊:“谢谢你们,武夷山人民感谢你们。”演员们也跟着喊。王潮歌、樊跃两人哭了,他们的团队哭了,演员们哭了,王潮歌说:“我们很辛苦,但我们很幸福,为了这里的山水,为了这里的人就是拼了命干也心甘情愿。”
“这也许就是我们为何能在武夷山收获全国顶级艺术作品的原因,也是为何我们会将武夷山作为自己的家乡的关键所在。”王潮歌这样说。(金文莲 徐树才)
上一文章:张艺谋印象系列《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试演
下一文章:《印象大红袍》:静静品味生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