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茶史茶俗

三花并蒂儒释道蕴和寓静武夷茶

发布日期:2009-12-08 19:28:38 访问次数:1643

三花并蒂儒释道蕴和寓静武夷茶

——三教泰斗妙论茶文化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教授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

“五佛献瑞、四海升平”祈福仪式

任法融道长为武夷仙茶点灵开光

 

  
核心提示
  12月6日,中华孔子学会汤一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相会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玉女峰脚下品茗论茶,讲述“茶和天下”的真意。儒释道三教泰斗齐聚,共话茶主题,在全国尚属首次。

  12月的武夷山,有温暖的阳光照耀,充满期待,充满激情。6日上午,玉女峰前的一场聚会,向中国茶文化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将武夷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缘聚武夷茶和天下”的醒目标语下,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因缘聚会,品茗论茶,讲述“茶和天下”的真意。

   政府官员、茶业人士、游客市民……各界人士齐聚一堂,目睹了此次盛会。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特别邀请福建电视台制作电视专题节目,邀请香港凤凰卫视名主持王鲁湘以一问一答的访谈形式,从儒释道三教与武夷山的渊源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茶和天下”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王鲁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师从汤一介教授。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武夷茶与武夷风光一样享誉天下。武夷茶兴于宋,当时的龙凤团茶随北苑茶入贡朝廷,是王公贵族享用的贡茶;元明两朝设立御茶园,成为皇室专贡;清朝是皇室的列贡。皇权浸染,武夷茶名噪千余年。1988年,武夷岩茶在中国名茶评选中列十大名茶榜首,而其名丛大红袍则被誉为茶中之王。

   中国千古文化名山之一的武夷山,因其秉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大自然赋予的俭朴、清纯、和静的禀性,深得儒释道三教的喜爱,成为三教的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三教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构筑,而三教思想之精华,又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武夷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茶中蕴和,茶中寓静。“和、静”的禀性,正是儒释道三教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武夷茶从出世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儒释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情缘。因为缘分,三教泰斗齐聚武夷山

  自唐以来,儒释道三教和平共处,常共一山交流,弘扬各自的文化。“三教同山,各美其美,共同建构着中国文化,构建了武夷茶文化。不知道,儒教、佛教、道教与武夷山的情缘如何?”王鲁湘问。

   6日上午,汤一介、一诚和任法融品茗论述儒释道在武夷山留下的“三教同山”佳话: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近50年;扣冰古佛于武夷山参悟佛法,在天心永乐禅寺坐禅开悟;南宗五祖白玉蟾,在武夷山止止庵修炼,成就道教十六洞天福地。

   “儒教和武夷山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从宋朝以后,儒学的一些大师都在武夷山待过,从杨时开始到朱熹,都在武夷山做过讲学,因此武夷山是儒教的圣地,和理学有着密切关系。”汤一介讲述着儒教与武夷山的关系,他说称武夷山为理学之窟毫不为过。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在武夷山生活50年,创闽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孟思想,于1183年在武夷山隐屏峰下兴建“紫阳书院”,授徒讲学,并潜心著述,写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书集注》。

  “千万峰中梵室开”是武夷山籍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时武夷山佛教香火旺盛、寺庙林立的景象。

   “僧人居于武夷的山水之中,远离尘世,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伴着晨钟暮鼓与缭绕的香火,把修身养性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来推崇。种茶、制茶和品茶已成为他们修行的一个重要载体,许许多多的顿悟都是从这茶事活动和品茗意蕴中获取的。”一诚法师讲述了佛教和武夷山的缘分。

  在武夷佛教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不与武夷茶结缘的寺庙,寺庙周遭的茶园几乎与寺庙一样悠久。

   任法融在谈及道教与武夷山的关系时,自豪地说:“道教与武夷山的缘分可能比儒教和佛教都深。首先从名字上,‘夷’即平坦的意思,老子在《道德经》里就对此有解释;其次,宋代的白玉蟾是内丹学派创始人之一,思想的产生和完成都是在武夷山。” [FS:PAGE]

  在武夷山三教中,道教占主导地位。道教称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武夷山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第十六升真元化之洞”,乃洞天仙府。武夷山清溪九曲,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命名大多与道教有关。真是“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武夷山道教在北宋时非常兴盛,真宗年间(1009年)建宫、观、堂达300多处。如著名的有冲佑观、天游观等,其代表人物有吕洞宾、白玉蟾、刘碧云等。现在桃源洞内建有桃源道观。桃源洞内岩壁上,还雕刻着巨大的老子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因为文化,茶所以能“和天下”

  在论茶活动进行当中,三教泰斗结合各自的宗教思想展示了墨宝,为此次聚会题词,阐述“茶和天下”的要义:儒教提倡“以和为贵”,佛教主张“心即是佛”,道家崇尚“天人合一”。

  “和、静”是儒释道三教所追求的一种崇高思想境界,在他们看来,能达到“和、静”是一种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和、静”的境界,儒家就能“治国平天下”;佛教就能“顿悟”成佛;道教就能得道成仙。

  儒释道三教推崇的“和、静”,恰与茶的禀性“蕴和、寓静”相一致。因此,茶便与儒释道结下不解之缘。朱熹在武夷山授徒讲学,聚友著述,以茶论道,斗茶品茗,不仅写下不少咏茶诗篇,而且亲自携篓采茶,并引为乐事。唐代河北赵州从谂禅师,活到120岁(778-897年),是位长寿禅师。他有个著名的“吃茶去”的典故。凡到观音禅院去拜谒他者,不管怎样他别话不说,只说“吃茶去”。赵朴初先生有“七碗茶受至味,一壶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的诗篇,生动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意境。

  王鲁湘在提问中说:“这一次的聚会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缘,一种很深很深的缘分;再一个就是和,这个词以茶为载体。印象中的茶,有说茶禅合一的,更多人的看法是茶可以去病延年。而现在,茶和儒释道三家思想相融合之后,升华到一个极高境界:茶和天下。这给所有与茶打交道的人,提出了新的命题,希望三教泰斗给我们破题,今后可以借此将茶的文章继续做下去。”

   王鲁湘问儒教泰斗汤一介:为什么能和,怎么和?

  “中和”美学思想贯穿整个中国茶道,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是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二是在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三是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

  汤一介回答,《易经》中提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说,天的变化是无穷的,是不断发展的,每个事物包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他一个合适的地位,在这个地位上,他一定要保持祥和的心态,不要一边高一边低,一切就能顺利。喝茶,有助于让人产生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在他合适的地位、顺顺利利地发展的想法,起到非常美满的作用。

  任法融也表示,喝茶是中国人的好礼节,接待客人时,先奉上一杯茶,能够让来客心平气和。

  道教崇尚清静无为,于自然恬淡中求生命的延续与超越。而茶契合自然,采天地之灵气,茶性俭而清和、自然淳朴,道教认为长期饮茶可使人轻身换骨,除却污浊之气,又可修心养性,有助于修炼。

  中国文人在品茶时寄情山水、忘情山水,亲近自然的倾向都与道教崇尚自然的理念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在茶事上的求真、求自然的原则也受到道家“返璞归真”理念的影响。

  茶的“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辅。佛教中人通过喝茶的实际生活,在心路历程上,净治明相,观察自心现量,清除自己心灵所受的污染,善自心现,远离尘垢,消除烦恼,还自心本来清净。一诚法师说:“喝茶人能心静平淡,平和,就不争吵,不争吵就无战争,天下就和平。”元代了庵清欲禅师《痴绝翁所赓白云端祖山居谒忠藏主求和》诗也曾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茶与禅相互辉映,体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

  与儒释道结合,茶形成文化园中一朵奇葩。道即人道(《礼记》人道称:是故人道亲亲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静,人与人的和乐;道亦禅悟之道;道又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之道。

 
裴礼辉/文 卢国华/摄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