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武夷山大红袍

大红袍大红之谜

发布日期:2009-11-27 15:27:52 访问次数:1759

晶报记者 吴建升 
 
  
  茶店里的大红袍茶叶。蓝军/摄
 
 
  公元2007年底,一种产于福建武夷山的茶叶——大红袍忽然热了起来。大有数年来普洱走红茶叶市场之势,但大红袍究竟能红多久呢?

  深圳品茶专家、某茶艺馆总经理江道林告诉晶报记者,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有卖大红袍的,价钱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消费者买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大红袍呢?大红袍不像普洱茶那样整个云南都能产,只是产自福建武夷山的部分地区,茶园仅十万亩、产量六千吨,但你看看在全国各地的茶市和茶馆中,有多少商家在卖大红袍?那数量是实际产量的很多倍,道理很简单,一些不法商贩正是利用外形、色泽和外观都接近大红袍的茶叶来冒充真品,以劣充优,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搅乱市场。“动不动就数千上万地要价,纯粹是人为炒作,但你很难买到货真价实的大红袍。”

  茶农心得

  真假辨别得靠品

  11月10日至12日,晶报记者接连走访了位于南山、福田和罗湖的几大茶叶市场,每个市场都有数家大红袍专卖店,但当你走进其它茶叶店时,店员都会主动问你,这里有上好的大红袍要不要?价钱,从数十元、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我们武夷山的茶农祖祖辈辈都感谢乾隆爷,他老人家金口把我们大红袍封为‘茶王’,让我们武夷人享用不尽。”在景田北的茶宫,大红袍专卖店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本身就是茶农,卖的都是自家产的茶。“乾隆爷御封的那6棵树,离我们家步行不过十分钟的路程。但那树是‘神’,普通人近不了,也喝不上。”她说,那几株大红袍每年能产的茶叶不超过一斤,过去是给皇帝喝的,现在据说都是用于外事或政务活动。

  据《农业与考古》杂志介绍,乾隆皇帝一次喝了大红袍,称赞是贡茶之王,并赋诗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滋味清和兼骨鲠”。当时喝的就是天心崖那6株大红袍树上的茶叶,虽未有记载其下过圣旨,但其称赞大红袍是茶王,也算是金口御封。

  “那茶叶1克就得一两万元,问题是现在你钱再多也买不到,前两年政府还不让采了。”

  刘女士说,在那6棵树周围,也有一些和“御树”茶叶品质相近的茶树,所产的茶叶色香味不在“御树”之下,所以一斤都能卖两三万以上,但每年产茶时,都会有人前去高价收购一空。“我这店进不起那货,也进不到。”她说,她店里最好的大红袍每斤售价是4000多块钱,但这是批发价,如果到了外边的茶叶店,肯定会比这个价还高。

  记者问她如何辨别大红袍的真假,她说,买茶时不能光凭眼睛看,还要去品,比如在她店里,客人可以现场指定哪种茶叶,品了之后再决定买不买。“我们是武夷茶农,凭的是良心做买卖,但其它地方卖的那些大红袍就很难说了。”

  市场观察

  商品大红袍多是拼配而成

  “当初普洱茶之所以能炒得那么离谱,关键是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普洱茶,而是盲目跟风,所以才给炒作者以可乘之机,现在大红袍也面临类似问题。”品茶专家、某茶艺馆总经理江道林说,要避免让消费者上当受骗,还是得对大红袍的来历特征有个初步了解。福建是乌龙茶的主要产区,而武夷山区所产的茶统称岩茶,也属乌龙茶系列,大红袍不过是岩茶中的一种。母树大红袍即乾隆御封过的那6株,位于武夷山景区天心崖九龙窠内,它们都是种子繁育长成的,是四个不同的品系:北斗1号,北斗2号,奇丹,大红袍。它们的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而且采摘期也都互有差异,分2-3期采制后,再和在一起精制焙火,最后才称为“母树大红袍”。

  我们能真正品尝到的纯种大红袍,就是从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术。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基本性状与母树完全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但纯种大红袍的数量也很有限。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其实是商品大红袍,就是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显然以单一大红袍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成品茶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一种以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优良品种为基本原料的拼配茶。也就是说,商品大红袍就是用岩茶中的水仙、肉桂等品种拼配而成的,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多是这种商品大红袍。

  热炒背后

  闪现竭泽而渔的影子

  “普通茶商是没有资金能力去搞炒作的,真正的炒家是茶行外的资本。普洱茶就是外部资本炒起来的,那是些不懂茶的人,把普洱当股票期货一样去炒,比如东莞,当时经常有人一出手就是数亿资本。”武夷山曦瓜大红袍深圳代表石勇说,“普洱崩盘,那些空置出来的资本就又瞄上了大红袍,当然,他们的策略和炒普洱有所变化,部分进入市场流通环节,还有一部分则是选择去投资武夷山当地的茶企或茶农,帮企业做大做强,或帮茶农提高生产工艺,他们就是大红袍热中的资本推手。”

  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深圳分会副会长郑闽表示,虽然2001年12月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了“武夷山大红袍”商标,但依然无法阻止造假售假的发生,特别是武夷山当地对打击比较重视,但到了外地就很难受到查处。如果能由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各地在打击制假造假上步调一致,可能效果就会好一些。“目前的情况是不好制定国家统一标准,但难道因此就放任那些制假造假的现象吗?这方面政府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品茶专家江道林则认为,从普洱到大红袍,热炒背后都有当地政府急功近利和与竭泽而渔的影子。“作为乌龙茶的重要一支,武夷岩茶中不但有大红袍,还有水仙、肉桂、水金龟、铁罗汉等多个品种,这些合称岩茶。”他说,“但近年来,由于大红袍好卖,牌子响亮,当地政府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就用‘大红袍’代替岩茶称谓,想把岩茶系列产品都统一在大红袍的旗号下,但中国茶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品种的多样性,这样搞的结果,不但影响了大红袍的质量品牌,而且泯灭了岩茶的个性,这是对岩茶文化传承的割裂和毁灭,是比市场混乱本身更可怕的事。”

[FS:PAGE]
  大红袍传说

  福建武夷山有这样一个传说:元朝年间,武夷山一秀才赴京赶考,行至天心崖病倒在一座庙里,高烧不退,庙里和尚到外边山崖上摘了些青叶子熬给他喝了,病很快就好了。后来秀才高中状元,赶回来报恩,问和尚当时给他吃的什么药,和尚说就是崖上那几株茶树的叶子。秀才感激之余,将状元的红袍就披在那几株茶树上。那几株茶树从此就有了"大红袍"的美名。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一次喝了大红袍,称赞是贡茶之王,当即赋诗说"就中武夷品最佳,滋味清和兼骨鲠"。后来乾隆打算退位,旁边大臣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乾隆则品着一杯大红袍笑答:"君不可一日无茶。"但因是宫庭贡茶,民间对其了解甚少,长期以来给大红袍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行家分析

  武夷山曦瓜大红袍深圳代表石勇:

  大红袍折射茶市5大怪现状

  监管乏力。可能因为茶叶经济对深圳整个经济总量的贡献有限,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所以没有一个专门管理的机构,没有统筹组织,七八家专业茶叶市场诸候割据,各自为政,市场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和规模效应。质检、工商等职能部门缺少懂茶的专业人员,偶尔的管理也完全是一种外行式的作为。

  入市门槛低,投机者多。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下,会发现各大茶市场,不断有关门的,同时也有不少新开张的。这是因为很多入市者本身就是外行,看待茶市如股市一般,市景好,我也进来捞一把,不行就退出,没有长期的打算。没有长期打算,抱着投机的浮躁心态,当然不会去钻研茶道,也不会坚守茶业道德。

  诚信经营者景况惨淡。当然茶市里有一批懂茶且坚守茶业道德的人,但因为投机者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诚信经营往往赔钱者居多,难以为继。

  没有统一标准。因为没有专门监管部门,也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如果说有标准,那就是经营者自己说了算,比如大红袍,一百个经营户可能会有一百个标准,都是从自己谋利的角度出发的。没有监管标准,就没有权威,就会出现市场的混乱。

  消费者把跟风当时尚。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人们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好茶的人多,消费能力强。但可能与城市风格有关吧,不少好茶的人都把跟风当时尚,前几年普洱火爆就追普洱,现在普洱理性了就都过来追大红袍,如果说大红袍热有幕后推手,那消费者的跟风也是一大推手。

  □前车之鉴

  大红袍如何不步普洱后尘

  “大红袍不会步普洱的后尘,从07年到现在表现的是一种慢热”品茶专家江道林肯定地说,首先是大红袍不具备普洱那样的长期投资价值,普洱可以存放数十年,且越陈越香,但大红袍存放期最多是5年,超过5年口感就会下降,也可能变质;其次,普洱产地遍及云南,货源充足,想倒空卖空有货可囤,但大红袍产地就武夷山景区那块狭小空间,产量有限,倒卖余地很小;再次就是普洱的前车之鉴,珠三角是炒普洱的主要地区,好多人血本无归,再炒大红袍,会理性好多。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各市场开大红袍专卖店的武夷茶农面对炒作都相对理性。罗湖古玩城的一家大红袍专卖店张女士对记者说:“我们老家种茶,深圳开店,不是一天的买卖,靠的是回头客,就算你这次把人坑了,以后还做不做买卖?”

  “我都不会把它全卖给那些炒货的,因为我有不少多年老客户,每年都得首先保证他们的货源。”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深圳分会副会长郑闽表示,“炒家都是短期投机行为,拿了货赚了就撤,只有老客户才是长远的依靠。所以我不会去跟炒家合作。”

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1896060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