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早9:00 - 晚18:00
周六日休息
发布日期:2009-03-26 9:30:35 访问次数:2490
武夷山市位于东经170°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南接建阳,西临光泽,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全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被列入世界双世遗的区域面积达999.75平方公里,该区域划分为四个保护区,即位于西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位于中部的九曲溪生态保护区,位于东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和东南部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武夷山境域为山地丘陵区,东部、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坐落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峰黄岗山,为武夷山脉最高处,海拔2158米,为中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为华东区大陆之屋脊;周围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多达110余座,山岭逶迤,山势巍峨,成为福建北部的重要屏障。境内地形有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谷,其间密布河网,河流总长度820公里,流域总面积2861.4平方公里,最典型的是流经武夷山星村镇的峰岩间的九曲溪,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夹岸风光最惹人喜爱。武夷山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18.4℃,年均降雨量1600~3700毫米,年均无霜期240天,适宜于喜温的农作物和林木生长,故境内植被丰富,有名目繁多的茶树品种。武夷山茶的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唐宋两朝,武夷岩茶只有少量入贡,降至元代,武夷茶就名声鹤起,声誉时增。明末清初,武夷山茶开始销往国外。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品优质高,具有“岩骨花香”之胜,雅称“岩韵”。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素有“茶王”之称。游赏碧水丹山武夷山成为当今旅游者的重要选择之一,而拜谒武夷茶王大红袍又是旅游者的重要活动之一。
天心寺··九龙窠··大红袍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山北,有座著名的佛寺——天心寺,闽国时期的扣冰古佛就在此寺遥对高空明月悟到修养的真谛。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下诏广封天下佛寺,天心寺得以扩建,并易名称永乐禅院,其建筑宏敞、楼阁嵯峨,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下,显得庄重典雅,成为武夷山的佛教中心。永乐禅院除佛事兴盛外,可称道的还有名闻遐迩的武夷茶王大红袍。
远道而来的游人游赏永乐禅院,可以看到有九座巨大的岩石,很象大象鼻子,齐整地朝向东南方,武夷山人有的叫象鼻岩,有的则称为九龙。九条龙静静地蛰伏在深山里,构成了风光独特的九龙窠。游人绕过象鼻岩折向西行,便可走进两山夹峙的长长的九龙窠,逆着溪流曲折前行,沿途可以观赏品种繁多的茶树,如水仙、肉桂、白鸡冠等等。《画说南平·人神共爱武夷茶》有诗云:日高酒渴满思茶,最爱水仙茉莉花。闽北山中多雨露,岩头石缝作娘家。清明纤手银针采,夜宴神仙随意抓。罗汉金龟皆上品,鸡冠白亮味儿佳。该诗就是写九龙窠拥有多种上好的茶种。约走三四里地,来到九龙窠的纵深处,就可以看见位于右侧石壁上的大红袍茶树及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注:配图置此,两图可局部重叠)
悬崖峭壁上的武夷茶王大红袍,石刻出自天心寺和尚之手(1927年)
映入游人眼帘的是悬崖峭壁上由人工垒砌块石成三个石台,六棵茶树就栽种在积土的石台上,树丛不高,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就实地目测,大红袍所在的石壁很宽大,人工石台离地三丈许,其上的石壁则有数十丈,山顶有大量的竹木等植被,枯枝落叶等覆盖着厚厚的腐殖质层。在有雨水的季节里,水流带着丰富是有机营养成分沿着石壁流到石台,滋润着大红袍。而两旁岩石耸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化不大。大红袍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缓慢,故其树丛不高,而不会停止萌芽,长出的新叶在一年四季里呈现不同的色泽。新春,萌发的芽梢呈现出宝石般的紫红色,满树的幼叶,在迷蒙的雾霭中显现出一片红艳;夏天,幼叶长大以后,又转为绿色;入秋,叶虽老,绿意却不减;入冬,叶下开着淡黄色的花,花香飘逸,引来群蜂采粉。因此,茶树一年四季都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古文献··茶命名··状元袍
茶树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高可五、六尺,叶呈长条形,有锯齿。秋冬开花,能结果实。一般采摘春秋时节的嫩叶制茶,茶叶的主要功能是提神助消化。在中国的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此荼,便是茶,有解毒功能。唐代陆羽(733~804年),对茶有深入的研究,著《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而且提到福州、建州也是产茶区。古籍中关于茶,常见的荼、茗、槚、蔎、荈五种。因属地不同,方言不同,其称谓也不相同。但自从陆羽《茶经》问世后,用茶称呼之,便成为惯例。
关于武夷茶王大红袍的命名,因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很难找到最初的版本,甚至成了一个难解的悬案。唐宋时期,福建茶叶,以建州所辖区域之产为著名,特别是建安北苑龙凤团茶,享誉朝野。《元史》记载:“常湖等处茶园都提举司,秩正四品,掌常、湖二路茶园户二万三千有奇,采摘茶芽,以贡内府。至元十三年置司,统提领所凡十有三处。十六年,升都提举司。又别置平江等处榷茶提举司,掌岁贡御茶。二十四年,罢平江提举司,并掌其职”。又言“建宁北苑武夷茶场提领所,提领一员,受宣徽院劄,掌岁贡茶芽。直隶宣徽。”有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高兴父子先后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监督茶叶制作,把武夷岩茶作为贡品提供给皇室饮用,但《元史》未见大红袍之名。而红袍之名在明朝初期却出现在文献中,如胡源洁《夜宿天心》诗云: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该诗由明朝永觉元贤收入其所著的佛教古籍《瑞岩实录·诗偈》中。元贤原籍建州,所编《建州弘释录》二卷,为地方灯录,为佛教界所重视。胡源洁所言红袍,即指武夷山茶,表明永乐年间已经使用大红袍这个名词。
现今关于茶及茶文化的著作不少,包括《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国茶经》在内,均涉及武夷山大红袍,但对大红袍的起名均无确切的说法。许多文献中的表述,多以传说为凭,至今不易。归纳起来有“状元报恩说”、“皇后治病说”、“县长命名说”、“县丞祭茶说”、“猴子采摘说”等几种传说。笔者认为与之关系密切的当推状元报恩说,于此叙述以便读者加深了解武夷茶王的历史。
状元报恩说的故事梗概是:明初某举子入京赶考,途经武夷山,病倒在路边,被天心寺僧人以茶入药所救。举子病愈后高中状元,回乡时特地往天心寺答谢僧人的救命之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状元在方丈的导引下走进幽深的九龙窠见到茶树,便取出皇帝所赐的红袍披盖在茶树,以表谢恩。
故事将茶树与红袍联系起来,则须先来考察古代的官服制度。红袍,即红色的中式长衣,常见为明朝四品以上官员的官服。《明史》记载群臣冠服云: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时礼部言:“各官先授散官,与见任职事高下不同。如御史董希哲前授朝列大夫澧州知州,而任七品职事;省司郎中宋冕前授亚中大夫黄州知府,而任五品职事。散官与见任之职不同,故服色不能无异,乞定其制。”乃诏省部臣定议。礼部复言:“唐制,服色皆以散官为准。元制,散官职事各从其高者,服色因之。国初服色依散官,与唐制同。”乃定服色准散官,不计见职,于是所赐袍带亦并如之。三年,礼部言:“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又云:洪武二十六年规定,文武官公服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其制,盘领右衽袍,用纻丝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明史》还记载状元冠服:状元冠二梁,绯罗圆领,白绢中单,锦绶,蔽膝,纱帽,槐木笏,光银带,药玉佩,朝靴,氈袜,皆御前颁赐,上表谢恩日服之。
《明史》所言绯袍与红袍似有差异,如“协律郎、乐舞生冠服:明初,郊社宗庙用雅乐……文舞生红袍,武舞生绯袍,俱展脚幞头,革带,皁靴。”但后人多是将深浅不同的绯袍与红袍视同相当之物,且御前颁赐给状元的绯罗,只在上表谢恩日服之,非为常服,如此庄重的服饰,如何会披在茶树上呢?
将茶树与状元联系起来,且将“明初某举子赶京赶考”与武夷山天心寺纳入考察,则可缩小考察的范围。明朝(1368~1644年)开科90次,取士2.4万人,状元91人,其中福建籍状元有11人,分别是洪武朝丁显、陈安阝;永乐朝林环、马铎、李骐;宣宗朝林震;代宗朝柯潜;世宗朝龚用卿、陈谨;神宗朝翁正春、庄际昌。(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文状元》)从地理位置来看,崇安县为古代出闽的重要通道,故福建境内赴京赶考的大部分举人要翻越武夷山的分水关出闽到广信府上饶,再走京城。由于离京城路途较远,赶考的举人往往要提前去京城备考,路过崇安稍事逗留,玩赏武夷风景不是没可能的事。那么,上述所列的福建籍状元中属于明初者举子而未留名的人,是丁显呢,还是陈安阝?抑或其他人?为什么堂而皇之的状元未能留下真实的姓名?其中原由与他们的政治命运有什么联系?带着诸多疑问上网搜索丁显等人的资料,发现“第二届中国国际茶禅文化节”组委会在网络上发布“武夷山禅茶文化大事记”竟然有“【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在赶考路上中暑,被天心寺僧以茶入药治疗,得救后中状元。为报佛恩,状元以红袍披茶树。始有‘大红袍’之名”的内容。这也是笔者所见到的关于大红袍与状元丁显的关系的惟一记载。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号为大红袍的祖庭,况且佛家人从来不打诳语,想必所言有据。
丁显(1358~1398年),字彦伟,建宁府建阳县崇政里人。其于明洪武十六年由邑庠生以贡升太学生。洪武十七年(1384年)恢复科举考试,丁显参加乡试中举,参加翌年二月会试,三月参加殿试,由朱元璋亲自擢为状元。丁显得授承务郎,翰林修撰。明朝进士直接入翰林,自该科开始,可见丁显一时占尽风光。
丁显资禀聪敏,一心向学,博通经史,能援笔立就,是个才华横溢者。据嘉靖《建阳县志》载,丁显“后坐事,谪广西驯象卫”,至于因何事遭贬,隐而未言。实际上,丁显乃因上疏论事言辞过于激烈,得罪朱元璋被贬谪。此事件过后数年,朱元璋在训谕戴德彝时言:“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禁近,凡国家政治得失,民生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汝宜以古人自期。”(《明史·戴德彝传》卷141)但朱元璋对血性方刚、言辞激烈的丁显,却没有包容。据《闽书》说,朱元璋以其“年少自喜,吾固裁之”。朱元璋敕命丁显文中就曾告诫他:“尔其笃志斯文,勿沾沾而自足,勿诺诺以亏忠”。丁显被流放到边远的广西南宁府横州去磨砺,万般委屈,心境凄凉,志郁难申,终日怀着报效无门的悲怆之情,与名流赋诗唱和,于洪武三十一年不幸染病而卒。邑中学者刘童挽之云:“俊伟之资,博通经史。甲子开科,首登龙虎。圣主推才,期于佐辅。天不假年,惜颠云路。”据《闽书》记载,朱元璋得知丁显病逝的消息后怪罪说:“武将何得不护持,令期赍志耶?”还将有关人员治罪。但丁显不及擢用、英才早逝已成定局,身后冷落,仅遗一女。丁显归葬建阳崇文里白石岭。在丁显高中状元后,其家乡茶布新桥湾源敕建一座状元府,铺设一条状元路,以纪其荣。时至今日,状元府、状元路已难复见。
丁显有作品集《建阳集》,已佚,《建阳县志》旧志存其《横渠书院记》一文,其《题兰窗诗》则被他人收录得以流传下来。
关于丁显的资料,散见于《明史》、《闽书》、《闽大记》、《建阳县志》等志书,也见于《双槐岁钞》、《尧山堂外纪》等明人著作。
明代景泰间举人黄瑜撰《双槐岁钞》中言及国子试魁云:洪武甲子,重定科举之制,即今三场程式也。是科京闱,国子监生为魁,且中者居半。九月,圣祖命礼部尚书任昂各出榜于原籍,以荣耀之。自此科举日重,非由此进者不至大用矣。次年乙丑会试,翰林待诏朱善、前助教聂铉为考试官,取中式四百七十二人。黄子澄第一,练子宁次之,皆监生也;第三名花纶,乃浙江新解首,自余监生前列者多。上喜甚,升善为文渊阁大学士。欲用铉,铉固辞,乞教谕俸,许之。及殿试,有司奏纶第一,子宁次之,子澄又次之。先一夕,上梦殿前一铁钜钉掇白丝数缕,悠扬日下。觉以语左右,莫知其为何祥。及拆状元卷,乃花纶也。上嗛其不叶梦,取第二人为首。已而得丁显卷,姓名与梦相符,遂擢为状元,显时年二十八,子宁次之,纶又次之,三人皆拜修撰。而第二甲马京、齐麟为编修,吴文及三甲蔡福南为检讨,子澄抑置三甲、与顾观为翰林庶吉士。久之,子澄亦授修撰云。或传童谣曰:“黄练花,花练黄。”上恶其语,以纶及子澄年少高科,故抑之也。显,字彦伟,建阳人,德业文章无闻焉。尝得其《题兰窗诗》云:“公子善居室,猗兰蔚东窗。素荣浥轻露,冷风振芬芳。流玩引日夕,恍若临沅湘。岂不艳桃李,懿兹王者香。况逢同心友,结佩森翱翔。嘉名既云锡,咏言列篇章。持谢二三子,德馨尚无忘。”显后获谴归,终于修撰,而纶改福建道监察御史,出按江西,坐罪不令终云。明万历间进士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节录黄氏的记载:丁显,建阳人,后谴归,德业文章无闻焉。尝得其《题兰窗》诗一首,云云。
显然,丁显因上疏论事言语激烈冒犯皇帝的尊严受贬而死,多少与朱元璋的意气用事有关。黄瑜言其“后获谴归,终于修撰”,“德业文章无闻焉”,也就是说史料阙如,其死后追荣以及与大红袍的直接关系也难找到明证。
上文提到的胡源洁,即胡濙。据《明史·胡濙传》记载:胡濙,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京都在南京)。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京都迁至北京),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后历礼部尚书,加少傅。卒年八十九,谥忠安。濙节俭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焉。
明太祖朱元璋晚年为皇位继承人之事大伤脑筋,在太子朱标立储二十五年暴病而死后,只得尊祖仪礼将皇位传给二十二岁的嫡孙朱允炆;而沉鸷智勇、屡建战功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惠帝削藩的运动中以清君侧为由起兵。惠帝的部将连连失利,燕兵兵临南京城下,惠帝乘宫廷起火巧妙逃出南京城,隐姓埋名,浪迹四方。朱棣便于建文四年(1402年)取代惠帝而坐上金交椅。为了坐稳江山,朱棣于永乐五年派胡濙等人到处侦探朱允炆的下落。胡濙出巡的任务甚多,如寻访惠帝、颁御制诸书、访仙人张邋遢等等,前后耗时十五年,于永乐十四年回到南京城向明成祖汇报情况。
胡濙到过武夷山,奉命敕封天心寺,寺名由此改称永乐禅院。胡濙留宿于天心寺,喝过武夷山茶,写《夜宿天心》诗中提到红袍,因此,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前,大红袍的称呼就诞生了。我们可以缩小大红袍命名的时间段是在洪武乙丑至永乐十四年(1385~1416年),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惠帝登极之后不久。由于朱棣夺走了惠帝的帝位,命名大红袍的事也就不好明言了,只在民间口头流传。这里不排除胡濙巧妙安排的可能,在其奉命册封寺院之际,用皇帝所赐的官服披在茶树上,以示神圣不可侵犯,实际上是以保护茶树为名行保护惠帝之实,让其有个安全的藏身之所,九龙窠的取名也许与此有关。当然,这是一种推测,俟考。胡濙除写《夜宿天心》外,还写有《题画武夷图》、《望武夷,因文公精舍在此,不胜感慨》诗两首,被清代董天工收入《武夷山志》。胡濙面对朱熹创立的武夷精舍,浮想联翩:遥望武夷山,缅怀沧州翁。山色自今古,屹立摩晴空。岩岩鲁泰山,神秀将无同。下有九曲溪,脉与洙泗通。源头泉混混,日夜流无穷。欲上千仞冈,一啸豁尘胸。欲寻九曲源,洗耳听清风。翁兮不可作,怀抱徒忡忡。尊孔崇朱的胡濙,“怀抱徒忡忡”显然有难言之隐。
由于天心寺的茶叶神奇地救了举人丁显的命,使其如期赴考得中状元,感激之情是不用言表的。状元是帝王的门生,其荣辱与命运同皇家有密切的关系。胡濙乘机将民隐上报,希望朝廷念及前人,永乐帝也顺势弥补父皇朱元璋的惋惜。因此,笔者大胆地将武夷山大红袍与状元丁显联系起来,也与明朝的历史联系一起。至于是丁显本人还是胡濙将红袍披在茶树上,那是故事细节的问题了。[FS:PAGE]
老名枞··星拱月·返本真
明朝时期的武夷山大红袍还不太出名。《明史》记载,“其上供茶,天下贡额四千有奇,福建建宁所贡最为上品,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及荐新等号。旧皆采而碾之,压以银板,为大小龙团。太祖以其劳民,罢造,惟令采茶芽以进,复上供户五百家。凡贡茶,第按额以供,不具载。”但未见大红袍列为贡品。
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郑光祖在《一斑录·杂述》卷四中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闽地,即福建;建,即指建州、建宁府;旗,指的是叶片舒展开的新茶。依郑氏所言,在清朝乾隆年间,建宁府管辖下的崇安县武夷山大红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
喜好旅行、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蒋希召在1921年完成的《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蒋文所言的大红袍,概念已经扩大,是指某类茶树品种,种植区域不限于九龙窠岩壁,已经散布于天心寺、北斗岩、马头岩、天游峰、水帘洞周围。换言之,这一品种的茶树,在清代有过扩种,不仅仅只是当今人们所见到的几株标本,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遗留的数量不多。
由于大红袍茶的品种、质地以及制作工艺的与众不同,其茶叶的品味之高也非同寻常,为历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欧美国家人民所喜好与追捧,自然在情理之中。只是当今的茶商、茶客被铜臭熏昏了头脑,商业炒作拼命渲染,使得本是人间常见的饮品,升腾到遥不可及的天堂,大有人工造神之嫌。就茶叶品质而言,不论是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还是经过技术人员精心培植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大红袍,皆为中国乌龙茶之极品,茶叶耐冲泡,茶汤呈琥珀色,兼具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独具岩骨花香。1995年,笔者曾作《咏茶》诗云:触齿生香脾胃开,嫩芽本是女儿裁;山深雷动清明雨,岩陡云凌碧玉钗;卷叶针尖经浸展,凭盅道艺费思猜;人间上品非常物,惹得神仙下九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成分分析发现茶叶中化学成分有500余种,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脂质、有机酸以及钾、钠、镁、锰、铁、铜、磷等28种无机营养素,故其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理想的饮料。
茶叶可以入药,茶汤可以饮用,茶树、茶叶、茶花可以观赏,称其为南方嘉木是合适的。大红袍乃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由于九龙窠的大红袍富有历史人文气息,自然就成为武夷山岩茶的象征。(罗闽)
来源: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