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岩茶知识 >> 正文

 


武夷岩茶的命名分类


发布日期:[08-03-12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现代的武夷岩茶都以茶树品种命名,名种名茶相得益彰,因此,茶名繁杂最为突出。为便于应用,除了极品岩茶外,其他都归为特殊茶名,使人顾名思义地识别之。

   武夷岩茶随历代的茶类发展,茶名更换频繁。因此岩茶分类仁者见仁,智者风智,尚无确切定论。

  武夷茶名随时代推移,从唐代之研膏、蜡面;宋代之龙凤团;元代之石乳、京铤;明代之紫笋及灵芽、仙萼之类。此皆系第历代武夷名茶或贡品,大都属于蒸青绿茶,是发展武夷岩茶的基础。自明朝从安徽传入松萝茶制法,就与全国其它茶区相同,从蒸青绿茶改制炒青绿茶。清周亮工在《闽小记》云:"崇安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成茶,时有武夷松罗之目。"

  清初武夷山民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制出半发酵乌龙茶,使岩茶的品质得到很大提高,至于乌龙茶和红茶谁先有之,尚属茶界有争论的问题。关于乌龙茶的制作,还流传很多饶有风趣的传说。其一是说,有一年采摘春茶时节,一支军队路过武夷山,在某茶厂驻扎。士卒们用新采来的茶叶当睡垫。老板心急如焚,但也无奈,只好认倒霉。军队开拔后,老板看到茶叶边呈红色,且散发出浓郁清香,经炒青揉捻烘焙后,成了"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其较绿茶香更烈、味更醇,真是有"歪打正着"之妙。茶叶专用设备家程启坤、陈彬藩分别在《中国茶经》和《茶经新篇》上撰文,认定乌龙茶的制做源于武夷山。这是武夷山对茶叶发展的一大贡献。

  清代武夷岩茶分类、分档,几经变易。清雍正末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写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最佳者,名曰功夫茶,功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茶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洲茶(乃溪边之茶),名称有龙须、凤尾、紫毫、兰香、清香等。公元1753年,刘靖在《片刻余闻集》提到: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功夫、次则功夫、次则功夫花香。公元1886年,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的排列为奇种、名种、小种、次香、花香、种焙、揉焙、岩片。此外,梁章钜在《归田锁记》、施鸿保在《闽杂记》中都对武夷岩茶分类、名称作了记载。

  新中国成立前,武夷岩茶分类也较繁杂。公元1921年,蒋叔南在《游记中》,将岩茶分为上奇种、奇种、茗种、小种四等。廖存仁分武夷岩茶为:提丛、单丛、奇种、名种、焙茶。林馥泉则比较详细,归类为名丛奇种、单丛奇种、顶上奇种、奇种、名种、焙茶等。依茶树分类为:菜茶、水仙、乌龙、奇兰、桃仁、铁观音、梅占、雪梨、黄龙、肉桂等。依地域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依制茶时间季节分有:首春茶、先春茶、二春茶。依茶品种又可分别制成:菜茶可制成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等;用水仙制成者有水仙、水仙米、奇种、名种;用乌龙制成者有乌龙、铁观音、奇兰等。花名有素心兰、正太阳、正太阴、不见天、水红梅等到八百多个。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奇苑茶业公司淘宝网店二维码

奇苑茶业公司微信号

(奇苑公司微信号及公众微信号)

(登录微信后,请在微信的“发现---扫一扫”)

【更多武夷山茶叶新闻】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