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自古盛产名茶。今年以来,由于加大了市场行销力度,以醇香、回甘见长的武夷岩茶销量大增。
武夷岩茶最初泛指生长在悬崖峭壁的岩石之上的茶叶。武夷山山峦突兀、雨水丰沛、山中常年云雾缭绕,茶树浸润在湿暖阴凉的岩石谷底、峭壁之上、岩石夹缝之中,使岩茶有一种岩石的甘苦。
在武夷山的清风茶庄里,美丽的武夷姑娘身着淡色绣丝旗袍,端坐花梨木茶几前,正为慕名而来的游客细细烹煮岩茶。姑娘面露微笑,手臂上下舞动,采用“高冲低泡”法让壶中的茶叶随热水上下翻滚,随后滤过茶叶茶梗,将橙黄匀厚的茶汤斟入黑釉茶盏,茶楼内渐渐幽香游离。
按泡茶姑娘的指导,几位游客马上像本地内行人一样响亮地啜茶,清香甘滑的茶汤入口,显得很是过瘾。
武夷山有“万古山水茶”之说,品茶盛行,种植茶叶的历史也源远流长。相传在汉朝武夷山就开始遍植茶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也可以追溯至唐代。宋朝的时候,武夷茶叶逐渐兴盛,诸如苏轼、范仲淹、朱熹等文学、理学名家诗赋咏茶,更让武夷茶声名远播。元代开始,武夷茶正式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清代,武夷山制茶工艺大为改进,在原有加工技艺的基础上推创出了乌龙茶,“大红袍”更是被奉为乌龙极品。
武夷岩茶也是中国最早出口海外的产品之一。在古代,武夷茶叶就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先后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俄罗斯、欧洲以及东南亚。
古往今来,武夷茶叶优良的品质得以传承,并延续千年。当地茶文化研究员黄贤根说,目前福建武夷山现有茶园面积10万亩,位于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大红袍的传统制作技艺还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新华网 作者:梅永存、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