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武夷山大红袍 >> 正文

 


大红袍的自豪和烦恼


发布日期:[08-03-29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作者:黄贤庚  来源:武夷山奇苑茶业

 打从懂事起,我就知道家乡九龙窠的绝品茶——大红袍。那是顶着光环的圣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不但仰慕她的自豪,同是也了解到她的烦恼。

  武夷茶被誉为茶中珍品,而大红袍却荣膺“茶王”称号,享至高之誉。在旧中国只有皇帝天子才可享用,以致派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和故事。其中传得最广的要算《大红袍茶名的由来》。其故事梗概是:古时有一秀才晋京赶考,路过武夷山,因饱受风寒,腹涨如鼓,生命垂危。天心庙寺僧见状,立即将他抬回寺中,施以九龙窠岩壁所产的茶叶,果见奇效,不但很快恢复健康,而且还感到脑子特别清醒,好用。大比之期,高中状元,不久,其回天心庙还愿谢恩时,又带回一些那次所喝的茶叶回京。当时京城惶慌不安,原来是皇后腹涨如鼓,疼痛不止,太医束手无策。状元壮着胆,向皇上陈言武夷茶之神功。皇后饮用后,肚痛即止,积食日消,沉疴祛除。龙颜大悦,命状元前往嘉赏。状元至九龙窠以红袍盖茶,顶礼膜拜。揭袍后,见茶树焕发红光,大红袍由此而得名。此传说不胫而走,大红袍身价日高,成了无价之宝。古今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以赞之。有的更传得神乎其神,说“七片大红袍能化掉一碗米饭”、“能治百病”的玄乎地步。

  其实,大红袍是“以嫩叶呈红色而得名”乃是一特殊名丛。原栽于九龙窠及北斗峰、竹窠等处。而人们却以九龙窠悬崖之上的那几株为正宗。据载己逾340多年。传说古时天心寺僧是训练猴子上去采茶青的,悬崖峭壁使觊觎者望崖兴叹。民国年间且长吴石仙走马上任后,命人凿石为阶,以方便上下,并勒有“大红袍”三字显之。谁知不消几天,茶的叶子被人采去不少,寺僧惊恐,星夜禀报,吴县长急命人将石阶凿平,才使大红袍免遭劫难。管理、采茶之时,只得靠扶梯而上。

  大红袍原系天心庙所产。新中国成立后,仍由天心寺僧管理,后转给省劳改局所属的崇安湖桃分队管理,采制仍归天心茶厂负责。当时派有一个班一军队看守,平时也有军人站岗监视。六十年代初期,湖桃劳改分队划归地方,改为农场,大红袍也随之重归县里。三十多年来,场领导及茶工对其十分虔诚,派可靠工人专门看护,并施以科学管理,前些日了,我谐友人到九龙窠,又看到老刘一家人,她们己和大红袍朝夕相伴14年春秋。单家独户,春去冬来。去年曾三度遭受歹徒抢劫,殴打,但守茶之初衷不改,可谓情真意笃。去年,十月间,其小房屋遭火焚,同行的市民政局吴局长十分同情,回机关后,马上补助给人民币250元和棉被、衣裤等,老刘感恩不尽,表示一定要年地好“茶王“大红袍,以此报答政府垂恩关怀。

  五十年代初,先父曾几度在天心庙茶厂做师傅。我跟去玩,看到持枪军人站岗,心里有点害怕。父亲是不让我们进青、焙间的,以后才知道是为了“避嫌”,当时听超级大国人说:“成品茶是寄给北京毛主席的吃的。”后来中央叫下面不要“进贡”,才由厂家保管,重要客人来时,满腔热情专人凭条取上一点。八十年代初,项南书记陪赵紫阳同志到崇安县,县委书记叫我专和到结合实际合农场向罗场长领出一小罐,约20克的大红袍,我如奉珍宝,生怕丢失,交差后才如释重负。此次虽然担心一场,却也有所收益,待领导品饮后,我们也过一下“瘾”,并以此为自豪。有位小青年由于饮得太多,引起“醉茶”,被办公室人员此为笑柄。老人戒曰:此乃圣品,不可贪之。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奇苑茶业公司淘宝网店二维码

奇苑茶业公司微信号

(奇苑公司微信号及公众微信号)

(登录微信后,请在微信的“发现---扫一扫”)

【更多武夷山茶叶新闻】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