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入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大红袍已作为古树录入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御茶园等录入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代武夷茶再展雄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武夷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茶产地扩延了,如今武夷山已是乡乡有厂场,村村有茶户(含外出做茶茶户)。茶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同时,武夷茶的品牌日益坚挺,武夷岩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2年6月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红茶”获得国家商标局标准证明商标。在科技创新上,继上世纪80年代初大红袍无性繁殖成功后现已广为种植,武夷“肉桂”在繁育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并获多次国家级大奖。此外,市场扩大了,上世纪80年代武夷茶进入日本,被誉为保健产品,现武夷茶已热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更是年年增大,由南向北在全国各省(市)区扎根销售。在茶文化上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弘扬。自1990年第一届武夷岩茶节以来,历年都举办了岩茶节、民间斗茶赛,主办了三次国际无我茶会和两次禅茶节。2008年,成功承办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2006年6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对大红袍实行留养停采;2006年10月,大红袍成为钓鱼台特供茶;2007年10月,绝版母树大红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收藏的首份现代茶。
在汉代,朝廷“用乾鱼祀武夷君”,汉武帝饮到武夷茶,赞其“气飘若浮云也”。元大德六年创御茶园于四曲,建第一春殿、清神堂、焙芳、浮光、燕宾、宜寂四亭,门曰仁凤,井曰通仙,桥曰碧云。现在,四曲南畔还立有“御茶园”石碑,它就是武夷茶被元代皇帝忽必烈钦定为贡品的见证。
古代武夷茶
渊 源
在距今约1500多年的南朝,福建兴起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品饮武夷茶艺术,即为武夷茶艺的最早起源。当时文人“赐封”武夷茶“晚甘侯”的雅号,蕴含“甘香浓郁、美味无穷”之意。清人蒋蘅曾以拟人笔法为武夷茶作传:“晚甘侯,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大约森伯之为人,见若面目严冷,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久则淡而弥旨,君子人也。”因此,“晚甘侯”应为武夷茶文化的溯源之本。武夷茶最初是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后发展为腊面茶。唐代诗人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一诗中写到“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称武夷茶“偕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慎匆贱用之”,可见其珍贵难得。唐代品饮武夷茶开始讲究茶具、炊器,并在配水、火候方面下功夫,把茶叶、饮器和文化氛围相容并蓄,初步体现武夷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为宋代茶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发 展
宋代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著名学者云聚于此,斗茶品茗,以茶促文,以文论道,盛极一时。丁谓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曾做《北苑茶录》:“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脂和之气,尽此茶矣。”尔后叶清臣撰《述煮茶泉品》说:“吴楚山谷间,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茶,为人采拾,大率右于武夷山者,为‘白乳’,甲于吴兴者,为‘紫笋’。”其后蔡襄本为闽人,习知茶事,曾做《茶录》上奏宋仁宗,论茶器,细陈“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朱熹等名家“从而张之,武夷茶遂名驰天下”。此时武夷茶为名家津津乐道,并步入皇室,享誉朝野。苏轼还以拟人手法为武夷茶作《叶嘉传》,文章把茶树这种嘉木誉为“叶嘉”,意为茶叶嘉美。太平兴国间,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监造团茶,“龙凤团饼”由此诞生。诗人陆游到此赞曰“建溪官茶天下绝”。如此众多名儒文人隐逸尚茶悦趣,饮茶方式日趋考究,从煮饮改为泡饮,从原先简单的解渴之功而上升到相对高雅的精神鉴赏。而且开始风行斗茶、分茶等品茶之艺。
兴 盛
明朝时朱元璋下诏,改以散茶入贡,从此武夷茶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大革新。散茶得以保留原有色、香、形、味,且制作工艺简化,成本大大降低,因而更提高了饮茶情趣,民间饮茶者大增,茶艺之风骤盛。在此之前专为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欣赏的茶趣,“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时茶馆、茶室、茶铺遍布市井街巷。“乐王”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到“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重,卢仝曾称颂,七碗生清风……”许次纾在《茶疏》一文中则说:“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唯武夷雨前最胜。”而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新旧并存,雅俗共赏,出现了擂茶这一形式,至今在闽北山区还广为流传。清初时乌龙茶(即今之武夷岩茶)出现,兼取绿茶清香,红茶甘醇之两胜,举国上下群起效仿。品质的提高使品茶之艺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奠定了喝功夫茶的基础。武夷茶不仅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而且一些脍炙人口的名丛也相继问世,如大红袍、水金龟、半山腰、白鸡冠、铁罗汉等。
“斗茶”又称“茗战”,是一套品评、鉴别茶叶优劣的办法,其最先应用于贡茶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竞争。斗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贡茶之乡的建州北苑龙焙和武夷山茶区。后成为上至帝王宫廷、下至市井农家的一种风尚。当今的武夷山风行的茶赛与宋代斗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古代“斗茶”技艺
当时的茶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斗茶,二为分茶。斗茶:也称“茗战”;讲究水质、茶具,其斗法为:①将“龙凤团饼”置于金、石器碾中碾为细末;②视茶盏大小,用银勺挑上相当份量茶末置入涤烫后的盏中;③一手执沸水,注入盏内,一手执茶筅搅动茶汤,使之幻成汤花成膏状。茶汤冲好后,一斗茶之汤色,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黄白再次之;二斗盏中水痕,水痕先出现者为负,以盏中无水痕者为绝佳。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水暖冰微开,……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即是当时斗茶盛况的写照。分茶,即以沸水冲泡茶末,使茶汤变幻成图形字迹的一种民间游艺,也称“茶百戏”。宋徽宗赵佶精于茶艺,曾著《大观茶论》,赞武夷茶“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宣和二年,曾亲自表演分茶之艺,“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朝野上下广为流传,堪称一绝。
西方著名经典《茶叶全书》载“中国茶输入欧洲,以武夷茶为最早。”在英语中,武夷音译“bohea”,译文就是中国红茶。欧美的学者研究武夷茶,从中分离出一种没食子酸混合物,也以武夷命名,称为“武夷酸(Aeld Bohea)”。
武夷茶传播世界
早在唐宋时,武夷茶文化就由日本高僧荣西禅师传入日本,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追求“和、敬、清、寂”。日本茶道打上了宋代斗茶、分茶文化的印记。
明末清初,郑和下西洋,武夷茶由海路进入英国上流社会。“茶叶色色,何舌能辨,武夷与贡熙,白毫与小种,茶熏芬馥,麻珠稠浓。”这是英国自由党人讽刺鲁利勋爵品饮武夷茶的侈靡见证。
俄国大使塔尔科将重金换得的六十四斤武夷茶献给沙皇,沙皇以为异宝,由此而形成武夷→九江→乌兰马托→恰克图→西伯利亚的一条“陆上茶叶之路”。十八世纪末,“茶叶之路”鼎盛时期,有力地带动了沿途的其它贸易,促进中国与欧洲经济的交流。
由于清廷严厉的禁茶之制,印度总督本廷克(BenTinck)派遣大使戈登(Gordan)偷运武夷茶籽至印度,育成42000株茶苗,并聘请中国茶师仿造武夷茶的制作工艺制茶;第一批成品茶运至伦敦时,朝野为之轰动,从此造就了印度世界第一产茶大国的地位。后来这些茶树又传入斯里兰卡,做出重大的贡献。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之一是把鸦片输入中国,之二就是想控制福建的茶叶出口,所以全国“五口通商”城市中,福建占了两个:福州、厦门。武夷茶大量输入,促进茶饮在世界各地的普及,并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三大饮料之一。
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饮茶习俗中,多仿效武夷茶的品饮方式。1762年再版的《植物种类》一书,瑞典植物学家林奈(Linne)把“武夷变种”作为中国茶树的代表。而“Bohea”意译为“中国红茶”,实则音译为“武夷”,可以说,武夷茶曾一度是中国茶的代名词。1840年前后,西欧科学家把茶叶中分析出来的没食子酸混合物称为“武夷酸”,可见武夷茶在世界茶叶史上的地位与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