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国英夺得武夷山第六届民间斗茶赛肉桂、水仙双魁的消息传开,不少人或问候、或祝贺,而刘国英更知道这是对自己种茶、管茶、制茶技术的检验,是武夷山民间茶人对自己茶的认可。
也许是命运更垂青他,也许是武夷茶更偏爱他,年仅39岁的刘国英探究武夷茶已有20个年头,为茶他不知熬过多少日夜,为茶他不知承受多少不理解,为茶他不知自费走了多少地方,为茶……。如今虽为武夷山市茶管办副主任、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但他深深的知道,此生为这一叶绿色会穷其一生,至死不渝。
爱上茶,无法自拔
1987年,从福建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的刘国英被分配了武夷镇农技站。当时正值武夷镇九龙山茶场刚成立,作为技术人才,他被抽调到茶场,而且一呆就是四年。在这四年中,他从新茶园开发、栽培管理、低产茶园改造、岩茶粗精制加工技术等等方面,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并从实践中总结和提高技术。到场里的第二年,他就当选为场长,20出头的他将自己埋在了茶场,埋在了山里,他决心要从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4年来,每逢制茶季节,不到这季茶制完,他从不回家。为了提高制茶的品质,他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找窍门,探路子,工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破解了九龙山毛茶质量难题。虽然该场的茶叶地理环境不如景区内的茶,但经过他不断改进技术,从1989年至1991年在全市毛茶评比中,该场生产的梅占每年取得第一名,水仙、肉桂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九龙山茶场的名声也日益鹊起,企业效益连年上升,产品在云霄、漳州等销区很受欢迎。
1991年底,他告别了九龙山茶场,调往刚成立的镇经作站任站长至今。经作站主要负责全镇的经济作物技术指导,虽然这里他没有了随心所遇的制茶基地,但他深深感到,要尽快把自己的制茶技术传授给茶农。从这时起,他便扮演着科技特派员的角色。从1992年至1994年,他给自己定下了“立足武夷镇,南(兴田)北(吴屯)出击,无偿传授制茶技术”的工作目标。这三年中,每到茶香四溢季节,他走农家,入茶山,向茶农传授种茶和制茶技术,如有人来请他,他便马不停蹄的赶去。1993年春茶时节,吴屯的一个茶厂请他去把关,他硬是在茶厂泡了一个星期,只睡了10多个小时,潜心摸索,打破了人们认为吴屯茶制不出优质上等茶的观念。茶厂老板高兴得拿出一沓钞票给他,刘国英不但婉拒了老板的好意,还把技术免费的传授给他。刘国英说,虽然那几年我没了自己的基地,但我可操作的基地更大了,能了解到全市各地茶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技术上的差异,从而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实现了自己为茶区服务,传播技术的愿望。
随着武夷岩茶日趋被世人所识,武夷山种茶制茶的人越来越多了,刘国英感到自己一家一户地跑去传授技术,效率太低,便在一些茶区开办培训班,免费为茶农上课。2000年,他作为我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被派往武夷岩茶第一村??天心村,他办班也就更有规律了,如每年5月春茶采摘前举办茶叶初制加工技术培训班,10月则举办以栽培管理为主的培训班。每次办班,茶农都将教室围得水泄不通,茶农门说,刘国英上课,讲的东西实在,可操作性强,我们都听得懂。有的茶农没被通知到来上课,还会怪怨。2001年9月的一天,当他一路颠簸赶到洋庄浆溪村为村民上课时,看到小小的教室挤满了人,他感动地说:“武夷山的茶农太需要知识了,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更应把自己的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农民。”因此,当中华职校开办茶叶班后,一心想为武夷山多培养些有技术的年青茶农的他,不仅自任教师,免费为学生上课,而且还为这个班请来了所有的专业课老师。之后,每年春茶季节,他又把自己的茶叶基地、茶厂无偿作为学生实用技术实习基地。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请教技术的人越来越多,刘国英都耐心解答,他每月的手机费有一半是为茶农解答问题的,难怪茶农亲切地称他“咱们的科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