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初秋的一天,我在星愿公司一间宽大整洁的办公室中,终于见到了他。个子挺拔,面容修长,神情和蔼,一点也看不出已经65岁的模样。
我们的话题自然是从大红袍开始的。说起大红袍,陈德华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告诉我,他和大红袍的不解之缘,源于42年前。那时,他刚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初次在九龙窠见到大红袍母树时,他还没有多少想法。然而,没多久后的一天,省茶科所来了一位熟悉的校友,说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陈德华陪同他去时,出于好奇心,也想弄两穗到自己种种。令他想不到的是,居然被这位校友严辞拒绝了。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这事给了陈德华极大的刺激。这是怎么回事?武夷山的茶树,武夷山的茶科所不能试种?他嘴里没有再说话,心里却暗暗发誓:等着瞧吧,终有一天,我会试种成功的。
话是这么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差不多二十年之后,陈德华当了茶科所所长之后,这个梦想才得到实现。1985年,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他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茶树品种园里,从当年移栽的大红袍种树上,剪了5根穗条下来。陈德华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带回家。也许是天助人愿吧,这几棵大红袍长的很好,很快就有了收获。与此同时,陈德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九龙窠大红袍的名声越来越响。想品赏大红袍的游客越来越多。然而,母树一年只产几百克茶叶,多年来一直由县长掌握使用,有钱都买不到,寻常百姓哪有缘喝?如今,大红袍繁殖成功了,今后产量有可能越来越多。既如此,为什么不能将这种大红袍,投放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德华制作了几斤成品茶,并且设计了一种香烟盒大小的外包装。尽管对质量有十分的信心,可到真的投放市场时,心里还是虚虚的。他带着这批大红袍,到省里找茶界权威张天福。张老先生一品赏,当即给予充分肯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