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揉茶机”的问世,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历史!
1941年,“9·18揉茶机”由福建示范茶厂开始定型生产,并由福建省茶业管理局首先定制20台发给茶区茶农使用。从此,中国茶叶加工生产翻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张天福继续研究改进揉茶机工艺。1953年,他与同事进一步研究,将“9·18”揉茶机揉盘、揉桶改为双动的“53”式揉茶机在红茶区推广。所谓“双动”就是推拉时上面和底下揉盘同时动,形成双动,这样十分省力,揉茶速度加快,揉捻效果更佳。第二年,又将揉茶桶改小,使它适合于绿茶、乌龙茶区推广运用,此机被命名为“54式揉茶机”。新揉茶机的推广运用,极大地提高工效,提升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七十多年业绩骄人
张天福投身茶叶事业,70多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业绩骄人。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创办了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今宁德农校)、福安茶业改良场(今省茶科所)、福建示范茶厂(今武夷山市茶厂),筹建国民党中央茶叶研究试验场(今贵州省茶科所)。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筹建福安、福鼎、建瓯、政和茶厂和福州花茶厂的工作。
1982年,72岁的张天福早已退休了,却主动请缨,主持了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奋战8年,终于解决了乌龙茶做青“靠天吃饭”的大难题。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前人的理论,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其内涵博大精深,影响广泛深远,得到业内广泛认同,引起海内外关注。
九十几岁高龄的张天福时常上茶园、进工厂、走市场,为了福建“茶叶强省”战略的实施积极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