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滋味醇厚,香气浓郁,驰名天下。可清代大才子袁枚初到武夷饮茶,却嫌其浓苦,如同饮药一般。而后来袁枚为什么又在他的《随园诗话·食单》中慨然赞叹:“武夷茶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呢?这里流传着一个袁枚品茗的故事。
传说袁枚一生最喜欢饮茶,一天不饮茶就感到坐立不安。他考中进士后,不愿做官,立意周游名山大川,品尝各地名茶。他游览杭州西湖,饮过龙井茶,又在太湖边品尝了阳羡茶,随后又到江西,登庐山,过湖口石钟山,至婺源品尝了婺绿,遍尝江南名茶后,他乐得赞不绝口,兴致未已,又从江西来到福建,风尘仆仆地登游武夷山。
袁枚是浙江人,江浙人很仰慕他的才华,他每到一处,人们都争着以上礼待客,不论是道观的羽士,还是寺庙的僧人,都敬奉上好茶款待。来到武夷山后,袁枚没有炫耀自己的名士身份,信步游览,随遇而歇。他跑了几处寺庙、农舍、也品了几种茶,都感到茶味带苦,不很惬意。但袁枚游览名山大川颇多,深知名山出名茶。为何来到武夷山,未能尝到佳茗呢?袁枚为人严谨,凡事都要追根问底。在他临走的前一天,他专门拜访了武夷宫的道长。
袁枚来到宫中,道长亲自出迎。互通姓名寒暄一番之后,袁枚见道长年逾古稀,仙风道骨,不禁肃然起敬。双方告坐,道童敬献香茶。袁枚啜了一口,已觉茶韵迥异于前,便爽直地提出了疑问:
“陆羽多次饮茶,都要满饮七大碗。他著有《茶经》,人称“茶圣”。但在他的著作里,却没有提到武夷岩茶,不止何故?”
老道长领会到他提问的含义,没有立即回答,微微一笑,起身到书橱旁,抽出一部书,指着书上的诗句给袁枚看。袁枚忙起身接过,看出那是范仲淹的《斗茶歌》。
袁枚早已看过《斗茶歌》,今日再看,想到连日所尝过的武夷岩茶,觉得歌中的“不如仙人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有点言过其实,但在老道面前又不好直说,只是默不作声。
老道长望了他一眼,说道:
“武夷岩茶,没有见诸《茶经》,足见陆羽著书立说,态度严谨,非道听途说者可比。据蔡襄考证,陆羽未到过武夷山,故在其《茶经》中未提及武夷岩茶。蔡襄著的《茶录》对武夷岩茶言之甚详,不知先生过目否?”
袁枚听了老道长一席话,即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两眼望着老道长,一言不发。老道长知道,此人不是用言辞可以说服的,便说道:
“先生如果嗜茶,不妨将老朽饮用的茶,请先生试一试,如何?”
传说袁枚一生最喜欢饮茶,一天不饮茶就感到坐立不安。他考中进士后,不愿做官,立意周游名山大川,品尝各地名茶。他游览杭州西湖,饮过龙井茶,又在太湖边品尝了阳羡茶,随后又到江西,登庐山,过湖口石钟山,至婺源品尝了婺绿,遍尝江南名茶后,他乐得赞不绝口,兴致未已,又从江西来到福建,风尘仆仆地登游武夷山。
袁枚是浙江人,江浙人很仰慕他的才华,他每到一处,人们都争着以上礼待客,不论是道观的羽士,还是寺庙的僧人,都敬奉上好茶款待。来到武夷山后,袁枚没有炫耀自己的名士身份,信步游览,随遇而歇。他跑了几处寺庙、农舍、也品了几种茶,都感到茶味带苦,不很惬意。但袁枚游览名山大川颇多,深知名山出名茶。为何来到武夷山,未能尝到佳茗呢?袁枚为人严谨,凡事都要追根问底。在他临走的前一天,他专门拜访了武夷宫的道长。
袁枚来到宫中,道长亲自出迎。互通姓名寒暄一番之后,袁枚见道长年逾古稀,仙风道骨,不禁肃然起敬。双方告坐,道童敬献香茶。袁枚啜了一口,已觉茶韵迥异于前,便爽直地提出了疑问:
“陆羽多次饮茶,都要满饮七大碗。他著有《茶经》,人称“茶圣”。但在他的著作里,却没有提到武夷岩茶,不止何故?”
老道长领会到他提问的含义,没有立即回答,微微一笑,起身到书橱旁,抽出一部书,指着书上的诗句给袁枚看。袁枚忙起身接过,看出那是范仲淹的《斗茶歌》。
袁枚早已看过《斗茶歌》,今日再看,想到连日所尝过的武夷岩茶,觉得歌中的“不如仙人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有点言过其实,但在老道面前又不好直说,只是默不作声。
老道长望了他一眼,说道:
“武夷岩茶,没有见诸《茶经》,足见陆羽著书立说,态度严谨,非道听途说者可比。据蔡襄考证,陆羽未到过武夷山,故在其《茶经》中未提及武夷岩茶。蔡襄著的《茶录》对武夷岩茶言之甚详,不知先生过目否?”
袁枚听了老道长一席话,即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两眼望着老道长,一言不发。老道长知道,此人不是用言辞可以说服的,便说道:
“先生如果嗜茶,不妨将老朽饮用的茶,请先生试一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