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岩茶知识 >>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 >> 第一章 栽植 >> 正文

 


第一节 茶园建设(二、面 积)


发布日期:[09-11-17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二、面 积


  武夷茶园的面积,千余年来总的表现为递增态势,中间有几度停滞不前或倒退,则系战乱所造成。
  唐宋时,武夷茶种植地多限于武夷山方圆120里之内以及少量较平坦的洲地。唐时约千余亩,宋时增至2000亩左右,植地多在谷中底层缓斜坡地,为梯段茶园、石座式茶园,面积较小。山内约1000余亩,山外数百亩。山内多分布在三十六峰的壑谷和九十九岩的凹地。
  元朝设武夷御茶园,种植在四曲一带,仅有面积数百亩。加上民间种植之茶园,全县约有2400亩。清道光年间为武夷茶黄金时期,“茶山袤连百十里,茶厂林立。”武夷山“无岩不茶”。同时,洲茶种植面积渐渐扩大,开始连片栽培。全县面积约有5000亩左右。
  民国初年,全县茶园面积近8000亩。以后由于军阀混战,民国9~12年锐减至5000亩。民国19~24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执掌政权,提倡发展茶叶,并想方设法突破封锁,运到苏区以外进行境外贸易。县乡各级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会还指令茶农垦复废弃的茶园,开辟新茶园,并实行各项奖励制度,茶园面积逐渐增长。民国23年,面积从5000亩扩大到9000亩。民国25年,县苏维埃政府暂时停止活动,中共崇安县委率领地方红军上山进行游击战争。崇安县政府为割断红军与当地人民的联系,强迫移民并村,许多专营茶叶的村庄被毁于一旦,茶农流离失所,茶园成片荒芜。以洋庄溪源自然村为例,民国16年全村茶山面积1710亩,共有中小茶厂40家,年产茶叶近6万斤。民国26年国民党崇安县政府强迫移民并村,赶走茶农,拆毁茶厂,致使1710亩茶园成为荒地。以生产“正山小种”红茶著名的桐木村为闽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基点村之一。民国18年茶园面积为1.4万亩。县苏维埃政权暂时停止活动后的民国25年,就被强迫移民并村。次年,茶园面积锐减至0.8万亩,民国29年再次锐减到0.5万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茶园荒废殆尽,仅有0.05亩。当时,全县茶园面积不到700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安县人民政府加强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工作,提出“重建老区,繁荣老区”的战略目标。作为老区特产之一的茶叶,被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项目,茶叶面积逐年扩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崇安县人民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列为振兴崇安的重要措施之一。1982年,茶叶局在位于武夷四曲的元朝御茶园旧址范围内建立武夷名丛、单丛观察园,占地面积5亩,种植165个品种,其中有著名的大红袍、肉桂、天女散花、铁罗汉、水金龟等50多个品种。这个观察园成了武夷山茶叶名丛的荟萃地,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这一年,福建省科委投资20万元,在武夷山建立200余亩武夷肉桂茶高产优质栽培园地,并列入福建省科技星火计划。陈德华和姚月明等科技人员承担这一课题实验重担,把观察园内的单丛、名丛大面积外移栽培。经过几年艰苦试验,武夷山肉桂茶基地开发获得成功,1984年,已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12.4亩,其中县茶场51亩,综合农场14亩,县茶叶科学研究所30亩,天心村60.4亩,星村村17亩,亩产达150公斤,比预定指标增加100公斤,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夷肉桂茶基地开发项目荣膺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昔日名丛,如今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佼佼者,并大量转化为商品应市。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福建武夷山再添万亩的生态茶山茶园
浅谈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王教授在武夷山桐木、景区茶园调研
御茶园
武夷山御茶园饮茶
御茶园
御茶园旧贡茶有感
御茶园歌
御茶园歌
御茶园

奇苑茶业公司淘宝网店二维码

奇苑茶业公司微信号

(奇苑公司微信号及公众微信号)

(登录微信后,请在微信的“发现---扫一扫”)

【更多武夷山茶叶新闻】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