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的故乡》创作采风团武夷山行侧记
阳春三月,九曲漾波,岩茶飘香。
2月26日至29日,应南平市委宣传部、武夷山市委宣传部邀请,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家协会《大红袍的故乡》散文报告文学集创作采风团一行23人专程赴武夷山,探访大红袍的历史文化底蕴,追寻武夷岩茶的人文内涵,品赏闽北奇茗的岩骨花香 ,体验岩茶茶乡的浓郁风情,好让笔触濡染万般茗韵,从而泼洒出一部关于大红袍故乡的美丽且恢宏的厚重画卷。
南平市委书记徐谦,市委副书记石建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张建光,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郭跃进等十分重视这次采风活动,先后或专程看望采风团全体成员,或与采风团全体成员专题座谈。
水墨般的茶园、现代化的茶企流水线、风光明媚的景区、宁静悠远的茶人,浩瀚无涯的武夷古茶诗茶文……点点滴滴,无不令采风的作家们心动、眼亮,锦绣般的文字,分明就要涌出作家们的笔端……
熟悉的九龙窠旅行线路:有多少美丽与精彩
27日一早,采风团一行人直奔九龙窠大红袍母树。
茶树婆娑,崖影蒙胧。空气里闪耀着夜露的晶莹,绿叶上浮动着晨岚的清新。
“晚甘候”、吴石仙的“大红袍”题刻……摩崖上琳琅满目的石刻吸引了作家们的目光。腹藏书卷无数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作家何少川对武夷山的山水人文历史十分熟悉,然而此刻他依然认真赏读烂熟于心的这些诗文;所以在采风创作团座谈会上,布置创作任务、讨论创作选题时,他当场表态:为《大红袍的故乡》一书创作一篇题为《从古诗文中看的武夷茶》的散文。古诗文里写武夷茶者无以计数,何少川视野广阔、砥砺品读、感悟颇多,当聚焦武夷岩茶,梳理古诗文脉络,浩浩荡荡,文气奔涌,解读其中精要,放大个中妙语,从而使今人更识武夷茶之内蕴与历史。
作家、《福建文学》主编黄文山多年来常常行走在闽北青山碧水之间,对于武夷山下的乡土风情,颇是稔熟。他对历史沉思已久,所作的《历史不忍细看》,获得冰心散文奖;而他的《溪源何处庵》、《静静的万木林》等诸多闽北题材散文,常常为《散文选刊》等转载。此刻,九龙窠静谧的深邃之美,依然令他心动。他曾写过描写这段景区的《只缘雨从山中来》,然而,对于大红袍的新感触,他表示还要提笔。
福建省文联党组副书记、省作家协会主席杨少衡两次来过武夷山,却是第一次细细品赏九龙窠与大红袍。此番与大红袍的零距离接触,令这位近年来小说佳作频频在《人民文学》等名刊大刊上亮相,从而为福建文学赢得广泛声誉的小说家眼睛熠熠生辉。作家关于大红袍的感悟,必定特别精妙。
漫步在山路上,作家们怀想起数年前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王充闾来九龙窠后创作并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散文《寻找大红袍》,皆认为当应收入《大红袍的故乡》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