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夷山茶店、茶坊、茶厂,茶艺小姐和制茶师在向你展示高贵典雅的武夷茶艺间隙,都会介绍到武夷岩茶性和有利于养生健康。理由是绿茶性凉,红茶火厚,武夷岩茶为半发酵茶,兼容红绿茶优点,不凉不火,适合绝大多数人饮用,尤其有利于脾胃虚寒者,特别适合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的人饮用;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经发酵、烘焙,气味浓厚,提神、利尿,是严寒天气和加夜班的人最佳饮品。
茶之养生功效并非空谷来风,而是古已有之。
茶之药用
出生于1141年的日本荣西禅师74岁那年写下一本《吃茶养生记》。这位曾两度入宋的高僧亲身体验了宋代吃茶风俗,对茶的药效感受颇深,返回日本时带走了中国茶俗与茶种。他在书中阐析茶对人体生理上的药用功效,誉茶为“万病之药”的仙药。可见茶在传入日本初期,日本人只注重茶的药用养生价值,而尚未参悟其文化上的休闲精髓。
人类最早认识茶正是从其药用价值开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那是神农时代,神农氏偶然发现茶有解毒作用,便把它作为解毒之药饮用,并开始人工栽培。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如是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氏因此成为人类饮茶与药用茶的始祖。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茶有解毒治病作用以来,历代本草学家与医学家都把茶作为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良药加以运用和论述。汉代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指出“茶治脓血甚效”。名医华佗提出用茶来消除疲劳,提神醒脑。华佗的学生吴普用茶治疗厌食、胃痛等症,并将茶作为“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养生保健品来饮用。唐代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新修本草》记述:“茗,苦。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疮,利小便, 痰热渴,令人少睡。”“苦,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论茶“最能耐火……煎浓饮吐风热痰涎”,等等。到了1686 年伦敦商人推介来源于中国武夷山的茶时做广告列出二十项好处,说武夷茶的效用“无所不能”,除能治百病之外,还有“增强记忆”、“明目”、“防水肿”等功效。茶既有药效,加糖加奶后能“增强体力”,热茶又适合英国冷湿阴沉的气候,没几年武夷正山小种茶便成为英国的国饮。
综上所述,说明古代无论中外,每论茶,必论其防病治病;论茶即论药。无怪乎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说:“茶即药也。”
武夷茶的药用价值
宜人先生酷爱旅游与饮茶,每到一地,只要是产茶区,都得前往参观、品茶,并带回一些当地的名茶与亲朋好友共享。他陪一位日本友人来武夷山喝茶、赏茶,听茶艺小姐讲完大红袍传说,品着茶艺小姐端上来大红袍茶。这位读过荣西禅师《吃茶养生记》的日本友人,一边小口啜茶,一边不住地点头,起座第一个买了好几罐大红袍茶。在他的影响下,人们纷纷解囊购买,也不管贵不贵了。宜人先生 也对武夷茶道精神和药用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武夷茶史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南朝时以“晚甘候”之称闻名,唐朝时即成为朝廷贡品,元时朝廷在武夷山创建御茶园。明末清初,武夷岩茶成为乌龙茶的始祖,远销海内外。其药用功效也同时得到广泛认可。
据中国预防医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实验证实,武夷岩茶有抗衰老、防癌、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病、减肥和美容、保护泌尿器官的,还对消化器官和牙齿的保健、防止眼病、止渴、除疾、清凉解毒、兴奋神经中枢、消减疲劳、醒酒、解除酩酊、沉淀有害离子、消炎杀菌、抑制病毒、抗辐射、治辐射内外损伤等产生功效。
武夷茶叶专家赵大炎对武夷茶养生与药用价值作了具体阐述。他说茶叶所含的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因茶类、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含量有很大差异。武夷岩茶品种优良,生态条件优越,制作工艺独特,它所含的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芳香物等明显优于其它茶类。武夷岩茶采摘的是嫩梗带叶的成熟鲜叶,经过特殊的“做青”工艺制作,将梗脉中内含物带至叶面,而嫩梗中涩感弱非脂型儿茶素含量是叶面的两倍,茶氨酸茎梗含量是面叶的五倍,这些有益物质通过“做青”从梗脉向叶面分布,使叶面的儿茶素、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更加丰富。岩茶富含钾、钙、镁、锌、锰、硒等矿质元素,如含锌量每千克高达112毫克。锌能明目,钾能促进血钠的排除,硒被称作“生命奇效”元素。
当代茶叶界泰斗陈椽说:“武夷岩茶温而不寒,提神健胃,消食下气,还可用于防治癌症,具有降低胆固醇和减重去肥的功效。”(胡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