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陆玲的办公室,记者就置身于古色古香的氛围之中。记者看到,在办公室一角的书橱里,摆着整套的《曾国藩家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书籍,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品位。 陆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爱笑。她的笑容,使整个采访过程没有出现冷场的局面。
来到茶城,自然少不了好茶招待,伴着龙井茶的清香,陆玲打开话匣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打拼大上海的历程。
“我来自山区”
出生在茶乡———福建省福安市的陆玲,自小与茶结缘,受着茶香的熏陶。1980年,陆玲开始学习茶叶审评。从学校毕业后,她来到福安康厝茶叶站开始从事茶叶审评工作。陆玲回忆说:“虽然在学校学的是茶叶审评,工作也算是专业对口,但是工作的时候我仍然感到肩上责任的沉重。茶农送来的茶叶,茶叶站审评员鉴定为一级,就是以一级的价格收购,鉴定为二级就以二级的价格收购。茶农收入的多少,直接和茶叶审评员的鉴定有关。我从学校毕业后,心里就有着一股冲劲和热情,工作责任很大,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兢兢业业。”在实际工作中,陆玲积累了大量的从书本中学不到的茶叶审评经验。
1984年,生性大胆而又充满冒险精神的陆玲承包了康厝茶叶站里的一个工作小组,决定在商海里小试牛刀,迈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迈出这一步的艰难,令陆玲至今难忘。“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们,头脑里的开放程度和经商意识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茶叶站当时属于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包赢不包亏,承包户亏损茶叶站不承担,而承包户的盈利部分,茶叶站要收取其中的30%。”陆玲回忆说。但是陆玲看准的是茶叶市场的勃勃生机,即使面临着不平等的待遇,她还是义无返顾地投身到开拓茶叶市场的滚滚洪流中。陆玲的脚步遍及福州、上海、北京,为了发展而打拼。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承包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1986年,陆玲与福建省茶叶公司联营成立康厝联合茶厂,在当时,康厝茶厂是福安当地的第二大茶厂,效益自然不差。利用合作的预付款,康厝联合茶厂当年就将春茶打入上海市常陆玲一边做着审评工作,一边开拓茶叶市场,北上上海、北京两地。当年开拓市场的经历一直印在陆玲脑海里。“上海和苏州的市场潜力极大,我们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将上海及周边地区列为主要的销售区域。”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康厝联合茶厂的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同时茶叶需求量的增多解决了当地茶农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陆玲带领乡亲一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好景不长,1989年,国家将茶叶从二类物资调整为三类物资,几番努力下,最后积压的茶叶全都顺利销售了出去,当然花费了较以往来说数倍的精力。市场第一次让陆玲感到竞争的残酷。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上海市常“虽然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依然认为上海市场还是可以继续拓展下去,需要的是我们应当转变经营理念。”陆玲说。
把茶叶店开到黄浦江畔
残酷的市场竞争将陆玲逼到了十字路口,继续前行